2017年12月20日,北京举行《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新闻发布会。该意见初步明确了“2+4+46”个平台,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个集中承载地,四大战略合作功能区及46个承接平台。
其中,副中心和雄安新区规划引进大量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与高精人才;四大战略合作功能区包括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张承生态功能区;承接平台涉及协同创新平台15个,现代制造业平台20个,服务业平台8个,农业合作平台3个。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京津冀协同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今年8月2日,国家统计局、北京市统计局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联合发布了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测算结果显示,2017年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为153.99,与2010年相比,平均每年提高7.71个点。特别是2014年以来,指数出现较大幅度提高。
数据显示,区域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55.7%上升到2017年的6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7年,北京、天津的城镇化率分别为86.5%和82.9%,河北的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44.5%提高到2017年的55%,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大幅提高。
在政策的引导、产业的升级、人才的聚集三重驱动下,京津冀三地将不断提升竞争力,努力成为世界级的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