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上世纪50年代,梁思成、陈占祥先生曾提过“梁陈方案”:把中央行政中心和所有的新建设放到西面,把老城完整地保护起来,新旧之间没有太大的矛盾。但这个方案没被采纳。从50年代到现在,北京城一直是单中心发展,“摊大饼”式的城市格局,带来很多城市病。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草案于近期对外公示并征求市民意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是编制该规划的主要单位之一。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会专家顾问王凯说:副中心的规划是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整个北京城有了一个结构性的调整。
作为全国第一个城市副中心的规划,王凯认为:它从规划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很多新东西,能够撬动我们原来单一中心“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在打破行政区划,与北三县(即河北省廊坊市的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和香河县)统一规划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对于未来中国其他大城市及一些跨行政区域的统一规划,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以下为王凯近日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的主要观点:
打造“多中心、可步行”的城市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任何规划都不会是终极方案。现在,很多规划界的学者都认为,特大型城市的发展都会走向多中心。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肯定会减轻主城区压力,带动整个北京东部地区,乃至北京和河北地区协同发展。未来北京会走向多中心结构。比如,现在北京新机场的建设,肯定会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相应的服务设施,也会成为一个一定规模的聚集点。
过去我们的规划总是眼睛盯着城市大结构,几个中心、多少个大型设施,却忽视了一个问题——人的生活和工作可以接受的范围其实是有限的。所以这次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中把这点特别提出来,就是不希望这155平方公里是一张“大饼”,而是由若干产城融合的组团构成,组团由一个个完整的街区构成。街区是一个路网较密、步行可抵达的空间范围,工作、生活都能在其中实现。
这个规划细化到街区的深度,深入到我们老百姓生活可以感知的一个范围,希望从一个更人性化的角度去编制规划。
比如过去很多年我们做规划,都以经济发展为导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推动经济增长,怎么建设工业园、开发区,然后才考虑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这次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生态优先。在规划副中心的产业布局、建设用地之前,先要确定一个蓝绿空间的比例,把维护好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底线,这是一个理念上的重大调整。
再比如,在街区层面的规划中,这次主要采用小街区、密路网的设计,而不是过去常见的大广场、宽马路。路网密度比较高,是宜居城市一个很重要的前提。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倡导“可步行的城市”,就是在几百米围合的街区范围里,有若干条道路,有些是小街小巷。因为,很多公共服务设施设在大马路边上,是没法发挥作用的。比如,去趟超市、换乘个公交车,都要过一条上百米的大马路,甚至要过天桥、地下通道,就很不方便,而密路网恰恰可以提高这些公共服务设施的便捷性。
这是城市规划一个很重要的理念转变。过去城市规划主要是为经济增长服务,忽视了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规划对城市生活方方面面的考虑过于粗放,不精细。我们可以看到林立的高楼大厦,但是看不到完善的配套设施;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超大尺度的大卖场,但是看不到街头绿地;我们可以看到像蜘蛛网一样复杂的立交桥,但是看不到家门口的人行道。这些反差很强烈的现象,我们时常都能碰到。
2015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改变这种状况,要把城市作为一个宜居的地方,要以人民为中心编制规划。小街区、密路网的概念,正是在这个背景下逐渐被大家所接受的。
跨行政区统筹布局,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
北三县是河北省一块飞地,夹在北京与天津之间,多年来和北京的发展不协同。规划都是各编各的,产生了不少的问题。这次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草案提出:北京和北三县要跨行政区域统一规划。
2014年中央明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双方的规划多次对接、沟通。中规院还负责编制了通州和北三县的协同规划方案。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但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毕竟分属两个行政区,在很多具体事项上,包括交通、绿化、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协调的难度不小。如潮白河两岸,通州这一侧,生态环境保护挺好,绿化带很宽;但另一侧高楼林立,很多离河道非常近,部分地区贴边率高达80%以上,密密麻麻,像铁桶围在北京周边。
这次规划打破了“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在区域尺度上统筹协商解决。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北三县建立了统一的管控规则,遏制贴边发展和无序蔓延。根据规划,双方在潮白河两岸的建设,都必须后退,降低贴边率,一些已经批出去的项目如果不符合规划要收回,不能再建。守住一河两岸的生态,不仅对北京有益,北三县同样受益。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起到带动北三县、乃至整个北京东部地区发展。通过把北京的部分产业转移过去,带动当地发展,把北三县的公共服务设施搞上去,包括交通、教育、医疗等,缩小两边的差距。
规划的编制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规划的落实和管理。
城市副中心忌一窝蜂,要因城制宜
除北京之外,目前不少城市也提出要建设城市副中心。
一定要防止为副中心而副中心,要基于城市原来的基础条件。比如武汉,历史上就因长江、汉水的分割,形成了三镇,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三个中心。在此基础上,做一些功能完善、交通设施联通就可以了,没必要再弄一个新的副中心。重庆是典型的山城,山多,加上嘉陵江、长江对城市做了自然的切割,已经是一个片区化、多中心的结构,再规划副中心,也没有什么意义。
我认为城市副中心的建设,第一要尊重自然,尊重山水格局,第二要尊重人文,每个城市的历史不一样,文化也不一样,第三要合理布局,或者叫适度规模。要考虑各个城市的特点,因城而异,警惕一窝蜂,忌简单模仿、生搬硬套,不能再现以往各地学北京建环路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