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我国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
时间:2011-06-01 09:56:20  来源:经济日报 

编者按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71%左右为气象灾害。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气象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和不可预见性日益突出,气象防灾减灾形势日益严峻。近年来,我国已把防灾减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关部门在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法制和体制机制、加强能力建设、促进部门合作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国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应急体系: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经历了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2007年淮河流域性大洪水、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2009年北方严重干旱和“莫拉克”超强台风、2010年寒潮冰雪……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各类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日趋完善、各种气象应急措施细化到人、应急响应启动及时到位,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

2010年8月12日晚至15日凌晨,四川省出现了当年入汛以来第三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此次暴雨过程影响范围广、局部地区雨势强大,引发的次生灾害严重。绵竹市清平乡政府接到暴雨预警后,即刻启动应急预案,赢得了主动,在第一时间就安全转移58万多人,有效降低了灾害损失。

据了解,随着《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颁布施行,我国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得到明确,分类分级响应任务得到细化,气象灾害防御的各项政府职能落实到位。目前我国已经有30个省(区、市)印发了地方政府气象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全国地(市)、县政府出台的气象灾害应急专项预案近1400个,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气象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

而根据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际联络员会议制度,我国组建了由25个国务院工作部门组成的部际联络员队伍,实现了气象灾害防御部际联动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在每次应急减灾过程中,气象部门和水利、民政、交通运输、农业、电力、民航等部门加强应急联动,在灾害防御中发挥出了更强更大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国气象灾害的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作业装备水平和规模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增雨、防雹、扑火效能显著。数据显示,目前,30个省、区、市的2557个县均已开展了高炮、火箭增雨防雹作业,作业高炮有6874门、火箭发射架7028部;24个省、区、市组织实施了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年均租用增雨飞机30余架;人工增雨面积360万平方公里,防雹保护面积44万平方公里。

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和“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乡”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我国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

预警系统:提高监测预报水平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洛河乡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烤烟。烟农要控制好烟苗大棚温度,要选择雨天移栽烟苗、晴天采烟叶,对天气信息的依赖很强。该乡乡长普伟明说:“以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需要乡干部逐村打电话通知,往往村干部们还没来得及通知农民,灾害天气就来了。现在,有了电子显示屏,村民一看预报有暴雨,就会及时做好排涝准备,大大降低了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

为了切实解决气象预警信息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立体化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平台的建设。如今,在山东半岛、浙江舟山、广东茂名,海上作业人员可以通过海洋气象广播电台及时收听海洋气象预警信息;在全国各地,电视、广播、电话、手机短信、网络、警报系统、电子显示屏等传播手段,使分区域、分时段的气象预警成为防灾减灾工作中的有力抓手。

据了解,我国目前已经建成包括电视、手机、网络、电子显示屏等手段在内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网络。数据显示,2006年开通的我国气象频道,已经在30个省、区、市的225个地级以上城市落地,22个省、区、市实现本地化节目插播,覆盖数字电视用户逾4000万户;全国手机气象信息短信定制用户数达1.2亿;我国天气网最高总浏览量达1581万页;各级气象部门开通的气象信息声讯电话月平均拨打量超过2600万次。此外,我国还建成沿海海洋气象广播电台7个,高音预警喇叭近8万个,气象电子显示屏近6万块,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13980个,气象信息员达37.5万人。

发布准确预警信息的前提是准确预测。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地基、空基、天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气象综合探测系统,气象灾害监测能力大幅提高。据介绍,我国已建成164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334部局地监测天气雷达、120个高空气象站、241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34077个自动气象站,6颗风云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在轨运行。并建立了由全期中期天气预报模式、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等组成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体系,发展了精细到乡镇的天气预报系统和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多部门联合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等级、流域面雨量、森林火灾天气等级、沙尘暴天气以及海洋天气预报等,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制作气候预测产品的国家之一。

科技支撑:提升整体防御素质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对防灾减灾工作的支撑作用提供了更大可能。“近年来,我国注重科技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定专门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实施科技项目、成立科技机构等措施,不断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科技水平。” 中国气象局减灾司有关负责人说。

2006年,我国颁布了首部面向全国气象行业的科技发展规划《气象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确定了我国气象防灾减灾发展急需科技支撑的重点领域、优先主题、重大气象科技研发任务和重大科学技术专项。2010年又制定了《天气研究计划》、《气候研究计划》、《应用气象研究计划》和《综合气象观测研究计划》。

按照这些规划和计划,我国陆续启动和实施了一批气象防灾减灾的基础研究项目,深入揭示了各类气象灾害的形成机理和演变规律。其中,“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我国重大天气气候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我国气象数值预报系统技术创新研究”、“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等研究成果,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我国台风、暴雨、高温、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水平大幅提高。

在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研技术机构建设方面,2004年,我国成立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2007年成立人工影响天气中心。2005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准建设,2007年通过建设验收,成为气象部门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中国气象局还成立了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台风预报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等部门重点开放实验室等。

而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建立的灾害遥感监测与实物量评估方法体系,依托“天—地—现场”一体化业务平台,综合利用航天、无人飞机、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及地面核查数据,按照现场信息采集与遥感判读解译工作协同开展、相互验证的评估业务流程,开展包括灾害影响范围、房屋倒损面积、生命线工程损毁长度、市政设施损毁数量、农田耕地受灾面积等在内的实物量评估工作,为灾害范围和损失评估精细化程度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风险管理:降低灾害风险可能

在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的同时,我国还积极开展了气象灾害风险识别、风险区划、风险评估和风险转移等各种减灾行动,以尽可能降低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风险,并逐渐实现了从过去的以气象灾害危机管理为主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为主的转变。

据了解,我国目前已经完成了以县为单位的全国历史气象灾情普查,查明了重点区域主要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建立了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建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灾情上报系统和灾情信息共享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暴雨洪涝、干旱、台风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编制了相关灾害高风险区及重点区域灾害风险图,摸清了相关气象灾害风险分布的地区差异性,为公众规避灾害风险奠定了坚实基础。

“浙江省气象局完成了台风灾害风险区划和沿海农房区划,并和省农业区划办公室联合发文推广应用台风灾害风险区划成果;新农村气象示范县德清完成了13种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风险区划,绘制了《德清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图集》;湖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省气象局启动了针对灾害性天气过程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试点……”中国气象局减灾司有关负责人说。

而据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目前正在筹划开展重点区域综合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该项目的实施将全面调查中国重点区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和减灾能力,查明主要的灾害风险隐患,摸清我国减灾资源和减灾能力底数,建立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和减灾能力数据库,建设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库,建立国家及重点区域灾害风险管理平台,形成国家及重点区域灾害风险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

另外,积极参与政府推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浙江、安徽、陕西等省通过试点开展了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服务,探索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散和转移途径,提高了农业抗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