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4-08 11:54:34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谭浩俊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意见》提出,以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领军人才为重点支持对象,全面加强对高技能领军人才的服务保障,提高其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水平。
据介绍,此次《意见》重点突出了“高精尖缺”导向,聚焦高技能领军人才,进一步完善了技术工人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措施,特别将工资激励和技能提升作为抓手,强化评价使用激励,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
技术工人一直是经济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没有技术工人作保证,中国经济不可能做到快速健康有效高质量发展。长期以来,在如何有效培养和合理使用技术工人、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等方面未能找到比较好的办法和措施,导致技术水平高、技能强的员工无法享有相应的报酬和地位,不仅影响了他们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员工提高技术技能水平的积极性。所以,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升高技术高技能水平工人的地位和待遇。
此次中办、国办印发《意见》,把高技能领军人才作为重点支持对象,要求提高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无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也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按照意见所要求的去落实,让高技能人才能够才尽其用、技有所得、劳有所获。
我们常说德国和日本的产品质量好,很少出现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主要原因在于德国和日本一直高度重视技术工人的培养,对高技能、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无论是经济待遇还是社会待遇都要比一般工人高。这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激励机制,一种人人都想当高技能、高水平技术工人的氛围。
如果大多数工人都把提高技术技能作为就业竞争、收入提高、待遇提高、地位提高的主要目标,企业在对员工进行考核时,就自然而然会把员工待遇和技术技能水平结合起来——没有哪个员工会在技术技能方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员工也不会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而会主动从自身找问题,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技能,让自己成为真正的高技术、高技能员工。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经济也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内容很多,范围也很广,但培养一大批高技术、高技能的产业“工匠”是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只有培育出一大批产业“工匠”,把生产和制造环节的水平提高上去,把生产和制造环节的基础打扎实,产品质量才有保证,产品的技术含量、制造水准、生产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先进技术与科研成果才能在生产制造环节释放出真正的动力,实现生产和制造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提升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待遇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也不能拔苗助长。最核心的问题是,要从思想和观念上真正了解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的重要性、发挥高技能人才作用的紧迫性,尤其对高技能人才的认定,一定要有科学的办法与制度,要经得起外界的质疑。如果没有一套科学、规范、合理的评价和考核办法,就不能把真正的高技能人才“选”出来,并让高技能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只有把体制机制的问题解决了,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体系,真正的高技能人才才能得到合理使用和激励,才能把更多优秀人才培养成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