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中诸多因素下的产物,也承载着诸多外来人口的城市梦想。随着城市的发展,处在众多高层建筑包围中的城中村犹如一片洼地,在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资源的同时,这里的居住环境也饱受诟病。在城与村界限日渐分明的当下,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又是如何看待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的?
□ 本报记者 刘江波
这里还有那个“味儿”
下午4点半,阳光经过门前的青砖老屋斜照下来,老李就在阴凉里烧起了“烧心炉”,燃料是捡来的废弃三合板。不一会儿的功夫,大门前的小巷里已满是孩子们的欢笑声,整个街道也变得热闹起来。
作为天桥区沃家城中村的原住居民,老李似乎很熟悉眼前的这一切。他笑着说:“这里还是鸡鸣狗叫孩子闹,还有早先那个味儿。”
所不同的是,伴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入住,很多年轻的身影成了这里的主角,带来生气的同时,他们也在此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在老李门前玩耍的孩子中,有的就租住在老李家。
老李告诉记者,自己家的这三层楼,属于自己的只有一层,另外两层分别是两个儿子盖的。在老李看来,这样分家最好,不仅彼此住得近,并且都有租房的收益——租金一间170-200元,平均每月1300-1400元的房租收入。
“和这些租户相处得都不错,”老李说,“很多房子都是加盖的。我们这里以三四层居多,没有特别高的。”
不可否认,这里的生活环境并不好,不仅公共设施缺乏,垃圾处理也不怎么及时,一阵风就能吹得满脸灰尘……尤其是在邻近社区的映衬下,城中村与外面如同两个世界。
老李对此也不讳言,他告诉记者,改造是个大趋势,也欢迎城中村改造,但改造后的生活出路就成了问题,“改造后如何不减少收入”是他最关心的。
融入城市的梦想是否还在
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曾经让众多外来人口对于城中村有一种选择上的倾向性。采访中,记者在市中区王官庄东区遇到一对来自曲阜的夫妇,他们已经在城中村租住了十几年,房租也从原来的150元涨到了现在的450元。他们租住的房子大约30平方米,外面是一个小院,院子里满是从各处收回来的废旧电动自行车,有用的零件放在一边,不用的塑料垃圾放在另一边,尽管空间不大,但并没有杂乱的感觉。
“要不是孩子在这里上初中,我们也许早就回去了,毕竟家里还有地,生活压力也不会这么大。”丈夫告诉记者。
尽管如此,言谈中他们依然流露出没在城里扎下根的遗憾。这位丈夫表示,如果有机会,希望以后能帮孩子在城里买套房子。
在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户籍制度等因素影响下,城中村的产生被称为一种新的二元结构。但毫无疑问的是,租住者的生活节奏就是城中村生活的主旋律,这里的菜市场、路边店,还有幼儿园,更多地是为这些外来人口服务。但这样的生活是否就是他们的城市梦?
在沃家城中村租住的小葛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孩子已10个月大了。他告诉记者,周围很多家有了小孩之后,其中一个人不得不放弃工作。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他把母亲从河南老家接来看小孩,两人全心投入到工作上。
“希望小孩能够在这里念幼儿园,现在每月400元钱,到了读书的时候,有可能送他回老家,不仅省钱,也放心。”小葛说。
将来会不会在城市安家?面对这样的问题,小葛轻轻地摇了摇头,“还没有考虑过,如果这里拆除了,我还会去找相似的地方。”
怎样才算真正“进了城”
后龙窝村位于济微路西侧,大学刚毕业的小陈选择这里作为暂居之所,这也是她第二次租住这里。与两年前不同的是,她感觉村庄“长高”了很多,小巷也变窄了。
然而与从种田到“种房”的原住居民相比,这里的意义对于小陈而言,仅仅是一个休息的场所。环境的脏乱,被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和已经形成的居住氛围冲淡了。
“这里还是不错的,毕竟为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了缓冲的地方,现在临时找一个替代这里的地方也不容易。”小陈说。
在已经出台的《济南市中心城城中村改造引导规划》中提出,努力实现由“单纯改造城中村向推动城市化进程”转变、由“单纯安置村民向推动综合性社区建设”转变、由“单纯房地产开发向推动城市功能产业统筹发展”转变。济南的城中村改造,注重维护社会公平,进一步统一安置保障、配套建设标准,提高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水平,实现城市功能、人居环境、城市形象的全面提升。
山东社科院人口学研究所副所长周德禄告诉记者,有的城中村还具有村庄的模式,有的则具有社区的特征,这也和城市化程度有关。
“城中村改造,对于城市本身而言是有益的,但在规划过程中应考虑到外来人口的居住需求,比如结合现在的保障房建设,为他们提供居住的地方。”周德禄说,“城市的发展需要这些外来人口,如果在改善城市面貌的同时留住这些人力资源,应该是一种双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