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2-26 09:27:27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谢伟锋
春运途中,坐在驶向家的方向的火车车厢里,泡上一杯暖人的热水,和天南地北的旅人们闲聊,不失为“小确幸”。然而,手中这杯热水是平常不过,但有人是否会想起那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列车停稳,旅客从车门打开的一侧鱼贯进出,在车厢的另一侧,不为人所知的工作同时进行——身着工作服的列车上水工们箭步上前,将一根水管插入了面前的车厢注水口,然后迅速打开了水阀门。这个程序刚做完,又疾步向下一个车厢奔去插管、开阀……几个动作下来,往往要来回几百米。工作看起来不复杂,但需要在短短的停车几分钟之内全部完成上水,跑步前进是常态,溅落一身也是难免。春运正值寒冬,几趟下来,上水工已是“里面一身汗,外面一层冰”。
“点点水花送温情,潺潺清泉润客心”。人在旅途,喝热水、吃泡面、抹把脸,这些都是“规定动作”,哪样都离不开水。春运期间,车厢人流量直线上升,对于水的需求量,更是呈现正比增长。默默地为列车备足水源,让旅客们舒适出行,列车上水工们用自己“负重前行”,换来春运旅途的“岁月静好”。
拥挤不堪的环境,气温难闻的车厢,一票难求的焦虑,这些都已成为春运的“过去式”。铁路正努力解决着运力发展不充分、不均匀的问题。春运的新常态下,人们从“走得了”转变为“走得好”——顺应民意的互联网点餐、灵活机动的接续换乘、说走就走的手机APP购票、现代气息的刷脸进站等一系列的便民新举措,铁路不断在提升服务质量。科技和政策的“双轮驱动”,使得一个个“礼包”被打开,让旅客拥有获得感。试想,方方面面都已经“高大上”,如果旅客打开车厢里的水龙头,却发现没有水喝,又会作何感想?
一根短板,决定着整个木桶的容量,哪怕是一杯水的衡量标准。须知,旅客的感知,既来自“高铁总里程已达2.5万公里”这样的宏观叙事,也来自于一节车厢里的细微服务。他们之所以把手中一杯热水当成习以为常,是生活习性不因位置迁移而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口渴了不喝水,脸脏了不擦拭,就不是讲究,而是将就。那可就算是服务缺位了。
一杯水亦能折射出春运服务的光芒。2018年,铁路总公司提出“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让旅客体验更美好”的春运理念。铁路首次将“体验”写进工作理念中,标志着铁路春运就此迈入新时代。春运的温馨回家路上,一杯热水带来的体验,看似点点滴滴,实则抵达人心。纾解口舌的焦渴,洗去旅途的风尘,让旅客坐在温暖车厢就能享受服务,这些习以为常,被列车上水工们握在手中、扛在肩上。春运期间,提供服务、做出奉献的又何止是上水工——驾驶列车的火车司机、递出车票的售票员、面带微笑的车站工作人员,春运里无数的铁路坚守者,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