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生活环境和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配套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文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欣欣向荣,小城镇建设和美丽乡村创建如火如荼,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节节攀升……这是毕节市近年来按照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的目标,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稳步推进全市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具体体现。
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城镇道路交通、管网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生态园林建设等各类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30亿余元。2017年上半年,全市开工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城市建设重点项目300余个。
新型城镇化建设正按照“发展的高度、服务的厚度、文化的温度、平台的广度、产业的兴度、统筹的力度”的理念在试验区土地上加速发展。
一
“污水处理厂施工期间采用减噪处理和防震措施,把对附近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充分遵循‘以人为本’。在技术层面,采用‘二级处理+A2/O+MBR’工艺,预计到2020年,处理规模达每天5000立方米,出水水质将优于城镇污水一级A标准,部分主控指标可达到地表水IV类,可满足再生水循环用于景观水的水质要求。”七星关区大新桥污水处理厂项目技术负责人欧阳林园说,该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将解决大新桥片区北侧居民区、小河旅游区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及养殖废水的排放问题。
这是我市“19456”工程项目的其中一个子项目:倒天河两岸环境整治工程。项目主要包含1个倒天河、9条景观大道、4个高速公路站房、5个门户窗口、6个片区的环境整治工程。
作为推动“五城同创”工作,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19456”工程把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转变城镇发展模式,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建优美、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作为主要目标。截至目前,纳入“19456”工程统计的子项目共154个,完成率97%。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大城市路网、供水、电力、通信、公共交通、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科研等各类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我市下发《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人口比重的实施意见》,着力深化户籍制度、土地综合利用、金融、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制度改革,积极探索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快速推进提供制度保障。
二
临近黄昏,金海湖新区奥体文化中心和旅游接待中心项目建设现场的大型吊车、挖掘机不停地工作,施工人员有序穿梭于各个场地,“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赶”的施工标语豪迈而有力。而在金海湖湿地公园内,来自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的一群学生相约从金海湖一路骑着自行车观光,环湿地公园一日游,感受山水园林城市的魅力。
这是新区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引领下,围绕满足毕节未来行政办公、商贸物流、教育医疗、居住娱乐、康老养生、高端产业集聚等综合服务职能的需求,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的要求,
以建设产城融合示范新区为着力点,坚持以路网建设为突破口,以职教城建设为主战场,以安置房建设为大保障,全面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
目前,新区以梨树、谢叶山、幺塘安置点为代表的安置房建设顺利推进,已完成50余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
近年来,毕节把发展产业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不断培育和壮大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融合发展。而金海湖新区正是毕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城镇化带动战略的一个缩影。
此外,毕节还通过大力开展“千企万人”就业工程、农民工返乡创业、农业转移人口示范点建设等工作,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2017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33475人。
三
素有“柳岸水乡”之称的黔西县洪水镇解放村,一条逢水河在村内蜿蜒流淌6公里。河水清澈见底,河岸垂柳依依,古柳树完好无损,加之一坝良田好土,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因一年四季有不同的美景,被人们称为天然的“十里画廊”。
依托美丽乡村创建,解放村柳岸水乡度假山庄和15家农家乐,接待省内外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
村民苏国权以前常年在外做泥水工,工钱从最初的每天3元涨到25元,收入虽然在不断上涨,日子却依然过得紧巴巴。几年前,村里依托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发展乡村旅游,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苏国权把自家房子的一部分腾出来开农家乐。
这一试,使苏国权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收入从过去的入不敷出到现在每年有几十万的纯收入,农家乐从100平方米扩建到1000平方米,还修建了游泳池,着实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家乡环境好、政策好,谁也不愿出远门了,和我一起在外打工的村民都回家了。”苏国权自豪地说。
解放村只是我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为避免千城一律,按照“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和谐社区”的要求,以特色示范小城镇创建为抓手,推进县城提质发展,重点抓好58个省市县(区)级示范小城镇建设,促进小城镇扩容提质,做优做靓美丽乡村的一个典范。
放眼全市,大方县2013年以来,共整合各部门资金25亿元,实施小城镇项目120个;金沙县于2016年8月,成为全省第一批整县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试点县;纳雍县22个乡镇拓展了新区,成为全市第一个全面铺开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县;威宁自治县有省级示范小城镇3个,市级示范小城镇5个,特色小城镇8个……
下一步,我市将以黔西、金沙、织金、纳雍、威宁、赫章、百里杜鹃为支点城市,优化产业和空间布局,通过大力实施小城市群(县城)建设,拓展城市空间,带动产业与人口集聚,建设多元化、山水特色鲜明城市。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重,加快县城提质扩容步伐,完善城市新区功能,不断增强城市承载力,提升县域城镇化水平。
据介绍,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乡级行政区划调整,镇(街道)比率从32%上升到60%。到2020年,全市各县域城镇人口总数将新增49.5万人(除毕节市中心城区外),中心城市城镇人口将新增13.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