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 城市化委员会开发(园)区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在“一带一路”国际创新论坛经贸创新分论坛的发言中提出,在建设境外开发园区的过程中建立“123体系”,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成功率,更好地实现“走出去”。
他指出,今天中国企业“走出去”是沿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路径,从产业的选择上来看,从能源开采、矿产业开采向制造业转移。中国的制造业要更好地走出去,就需要相关企业、政府指导部门和中国智库联手制定一个完整的对外投资战略安排,必须要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四位一体来进行境外园区的开发,一个都不能少。
如何提高企业在境外开发园区的成功率?据曲建介绍,在“中国模式”中,园区成功的经验核心是“123体系”。
“1”指制定一部“特区法”。“如果没有‘特区法’的保证,对外投资的企业要慎之又慎,不要相信双方签订的协议,因为东道国的执政党经常更迭,变化之后协议往往出现一系列的废止、调整,法律是唯一能够保护企业利益的手段。但制定法律涉及到主权问题,需要中国智库领域专业人士介入,以顾问的方式提出设立‘经济特区法’的相关建议。”他解释称。
“2”指两个规划,即必须明确所建经济特区的“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
“3”指三个报告。“第一个是盈利模式的投资可研报告,必须明确盈利模式到底是什么:很多企业之所以吃亏就在于,以为中国土地盈利模式是普天下皆准的方案,想当然地将中国的土地管理模式引入到非洲、亚洲其他地区甚至欧洲;第二个是融资报告,第三个是全生命周期的园区运营报告,经济特区、产业园区必须立足于全生命周期30年,如果只考虑三五年则一定以失败而告终。” 曲建说。(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