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新华网安徽频道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预计到2025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2%。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吴劲松就《规划》相关情况进行通报与解读。近年来,安徽省城镇化主要面临着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任务艰巨、中心城市与城市群竞争力不强、城镇化发展模式粗放、城镇发展特色不明显以及城镇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规划》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
《规划》坚持“一尊重五统筹”城市工作方针,坚持主体功能区规划布局,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着力推进“四创一建”,着力增强城镇居民文明素质,努力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安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预计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56%,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5%。而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上升至6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除此之外,《规划》明确提出构建“一圈(合肥都市圈)一群(皖北城市群)两带(沿江城市带和淮蚌合芜宣发展带)”,积极促进合肥、芜湖、安庆、黄山、阜阳、蚌埠六大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与沪苏浙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点推动省内中心城市与上海、杭州、南京等长三角核心的互联互通。
在提问环节,就新华网安徽频道关注的局部地区存在的逆城镇化现象,吴劲松表示,对于一些原本已经在城镇落户的农民又将户口回迁至农村的逆城镇化现象,这是客观存在的正常现象,主要缓解办法在于保证农民在城镇的合法权益以及完善机制保障。《规划》明确提出,合肥放宽城区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其他城镇落户限制;增强农业转移人口进程落户能力和保障;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