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职业教育是迫不得已才吃的“最后一碗饭”,普通高校比职业学校更受欢迎,大学生比技校生更受青睐。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到职校“回炉”现象逐年增多。据报道,在安徽、山东等省份,大学生“回炉”读职业学校已不是新鲜事。不少职业学院甚至专门开设“大学生班”。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多样化人才。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迫切需要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市场化的就业环境,高校“同质化”严重,人才培养方式与实际需求脱节,大学生规模较大、结构复杂、供需失衡,“专业就业率低”“没有技术,好工作难找”“本身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等问题频现。
就业市场上有这样一个段子:“本科生满街跑,技术工无处找”,技校生成为企业眼中的“香饽饽”。从就业的角度考虑,大学生不再端着“天之骄子”的架子,为选择最合适的就业道路,顺应市场需求继续接受职业教育,值得点赞。从长远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回炉”职校,主动学习技术,获得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用技能为学历镀金,说明职业教育逐渐得到了社会认可,反映了注重技能培养的职业教育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更强。
大学生到职校“回炉”并非中国特色。在一些发达国家,不仅学士需要学习职业技能,甚至硕士、博士就业前都必须拿到符合相应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
大学生“回炉”职校,犹如一面镜子,提供了某种镜鉴。为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需要,不同类型大学在定位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研究型大学要注重科研创新,教学型大学要注重知识传授,高职高专教育应注重实践技能培训。需要指出的是,提升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营造尊重技工的良好氛围,培育尊崇“大国工匠”“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加快推进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有机衔接,为技能人才打通职业上升渠道和社会发展通道,使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成为紧俏人才,拥有更高的收入和更体面的生活,从而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成长为“大国工匠”。
实现中国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关键在于人才。正所谓,中国需要“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实际上,大学作为一种通识教育,并非教育的终点。人一生中需要不断学习,大学生到职校“回炉”,看似没“面子”,却是满足发展需要的“里子”。实践证明,大学生“回炉”后,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更有创造力,也更容易取得成就。当然,“回炉”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不是学了门技术就一定能在行业中“拔尖”,关键还在于是否“人职匹配”。每个人都不尽相同,既不能盲目从众,更不能故步自封,而是应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理性选择,依靠自己的努力赢来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