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江西铅山武夷山近日成功列入了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名录。而在此之前,7月7日,可可西里在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青藏高原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7月8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数据显示,从2003年开始,中国已经连续15年有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着可可西里和鼓浪屿申遗成功,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已名列全球第一。
连续申遗成功,世界遗产总数名列全球第一,当然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按照这一定义,一个国家被确认的世界遗产较多,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给全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而在欣喜的同时,也需要一种冷静的声音。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可可西里、鼓浪屿成功申遗之后即表现出了应有的清醒,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着重表达了两个观点,一是需要改变“重申报轻管理”的想法,“不要把申遗成功作为政绩”,二是“目前我们的监管、保护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有些还很突出,我们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申遗成功后的管理、保护和传承上,不要把申遗结果作为唯一的追求”。
“重申报轻管理”,把申遗作为政绩,在刘玉珠局长这里,相信并不是泛泛之谈。在各地政府主导的申遗热的背后,利益的驱动一直被公认为主要的元素,事实证明,一旦申遗成功,对当地的旅游等产业也的确产生了极大的拉动作用。然而事实又同样证明,过度商业化和过度开发又往往会给遗产本身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媒体披露,已有600年历史的平遥古城墙曾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接连三次坍塌,日益增多的游客是造成古城墙难以承受之重的主要原因。而被视为“中华瑰宝”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则由于旅游人数倍增,加速了壁画的氧化。
“申遗成功究竟会给遗产本身带来什么?”正是鉴于以往的经验,这次可可西里等成功申遗之后,包括遗产地网民在内,在理所当然的兴奋之外,也表露了一些担忧。
面对这种担忧,遗产所在地的地方政府进行了及时回应。青海省的官员即表示,申遗不是目的,它意味着承诺,意味着保护的决心,可可西里这片“净土”将得到更好保护。
“申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如果始终秉持这种理念,申遗成功的确提供了对遗产进行更好保护的契机。以可可西里为例,在此次成功申遗之前,相关保护工作可谓既坚苦卓绝又卓具成效,媒体报道,“在可可西里,已经10年没有听到盗猎的枪声,境内藏羚羊数量已恢复至6万只。”但可可西里的保护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现在申遗成功会让可可西里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对解决保护资金问题应该有很大的助益。
让申遗成功成为更好保护的开端,这是人们最想看到的结果,实现这一点寄望于地方政府的理念,但更需要制度的呵护。按照相关组织的要求,申遗过程中进行地方立法是重要一环,商业开发的边界等则是立法中的重要内容,现在申遗成功,以保护为主旨的法规需要得到严格遵守。世界遗产并非一定与旅游、开发等格格不入,但根据不同的遗产类型,分别限定游客人数、建立预警制度恐怕必不可少,而从国家的层面,对世界遗产进行监测和巡视无疑又非常必要。幸运的是,在自媒体时代,借助公众的力量,这种监测的成本并不高。
“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是申遗的初心。如何不负初心,需要认真的思考和扎实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