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敏:北京市天福园种植中心
建设世界强国,需复兴农耕。农业是民族的“先天之本”,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粮食主权。人类的繁衍生息有赖于农业:神农尝百草,教民耕种,奠定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基础;禹稷躬稼而保有天下;商鞅变法推行强农富国的政策,奠定了秦国富强的根基,使其统一六国……当今世界强国都非常重视农业,都是农业强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复兴农耕。农耕是中华文明产生的根基,但是,自春秋战国推行农田私有制以来,中华文明之光在两千多年的“治国焉用稼”中逐渐黯淡。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人离农田越来越远,农业越来越被边缘化,“农元社会”成为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改善现代文明,需复兴农耕。农业是与自然合作管理生命的艺术。食物是生命,农业是生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无不影响生态的变化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农业不仅关系到生态和人体健康,还关系到意识形态健康。西方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已变农业为“种植工业”和“养殖工业”,生产的目的不是管理生命而是制造商品,因此时常发生以产品过剩为特征的“农业危机”。为了转嫁农业危机,农业强国努力扩大出口,发动农产品“商战”。此外,“种植工业”和“养殖工业”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疾病流行等等。当今世界强国又多是医学强国,创造了现代医疗体系和医疗文明,而医学的发展建立在健康危机的基础上。《黄帝内经》在谈到发生疾病的原因时说:“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在与自然合作管理生命的农耕生活中,中华民族认识到“天人合一”的道理,古老中华农耕文明应该成为医治当今世界的“现代文明症”的良药。
振兴农业文明,需复兴农耕。自古以来,农业多靠言传身教,缺少教育体系。受孔子“治国焉用稼”轻农思想的影响,教育一直远离农耕,以至于很多坐食而不耕的“食口”五谷不分,而成为“食盲”,以至于很多农民不认识产生于农耕文明中的文字而成为“文盲”。从《论语》中隐者老农论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到唐代诗人的《悯农》将耕种定义为“辛苦”,反映出在土地私有制下,无论孔子还是唐代诗人都因无缘农耕而“轻农”或“悯农”,也体现出土地私有制下农人从与自然合作管理生命者成为劳动力的衰败。“文盲”很可怕,“食盲”更可怕。因为“文盲”尚可管理生命,“食盲”不懂生命,不懂管理生命,甚至会破坏生命。悯农、轻农使农民厌农、恶农;为数众多的农民从“民族的脊梁”变成了“社会弱势群体”。农业人力资源、人智资源缺乏,形成“农民荒”,这是历史由来已久的弱智化积累导致的弱质化结果。同时,城市越来越大,聚集的人口越来越多,城市中只能有花园不能有农园的时代即将过去。城市中的农园将成为活的农耕博物馆和生物物种园。复兴农耕,需“双管齐下”。
培养农业人才是当务之急,也是长久之计。曾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论是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还是要提高农民整体的知识化水平,“青年”需要成长为“成年”才能担当起兴农的重任。这一过程还未完成,农村就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知识青年还没有融入农村社会、还没有成长到足以承包土地的程度,就返城了。在农村出生的公民所受教育中,“扫盲运动”“科技兴农运动”远不如高考跳出农门更深入人心。全国农林院校几十年来的毕业生很多,却很少有人选择做农民。农业这门艺术需要长期的培养,树立“尚农”意识,扫除“食盲”。应开展全民农耕食育教育,将农耕食育教育纳入《教育法》;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开展“勤劳智慧农人”活动,评选优秀农民,授予“勤劳智慧农人”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以此树立尊重自然光荣、保护生态光荣、劳动光荣的“尚农”意识并扩大影响,形成社会风尚。
农民的自我培养很重要。当今,有一些知识分子、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公民有志务农,有的人远渡重洋投资移民到外国务农,还有一些有民族责任感、生态责任感的人相信我们的希望和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倾其所有建设有机农庄甚至生物多样性农庄。他们自力更生建设农庄,自负盈亏经营农庄;他们不仅耕农田,还耕心田,开展生态环保教育、农耕教育、食育教育等。他们是复兴中华的追梦人和实践者,他们代表着中国已产生的“知识农人”,他们代表“农耕复兴时代”的萌芽和开始。但是,他们租种的土地合同多接近到期,如果政策不调整,他们多年的努力将付诸东流。他们所耕种的土地,在他们的辛勤汗水浇灌下已不是“面积”概念,而是“生命体”和充满生机的生态系统,这都将毁于一旦。现在,“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吹响了“农耕复兴”的进军号。农业人才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政府制定政策,应尽量避免设立剧组,自编、自导、自演。对于“知识农人”所点燃的农耕复兴之星火是否可以燎原,以及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可以顺利推进,农业管理层的培养也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