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镇”的嬗变
文/张玉玲
在行政区划上,这是些在地图上毫不起眼的珠三角小镇,其经济规模却足以比肩一些中等城市,堪称“超级镇”。这里有几十万的外来工人,有上百亿元的工业产值,其经济影响力辐射世界。“中国牛仔服装名镇”增城新塘、“世界家具之都”东莞厚街、“世界毛织之都”东莞大朗镇、以五金制造业闻名于世的中山小榄镇……在珠三
角的404个建制镇中,已经有近百个经济规模庞大、就业人数众多的“超级镇”。这些“超级镇”,曾是对外贸易的窗口,而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它们也深受冲击。于是,它们开始谋求新转变。
工业化与生态化的结合
新塘镇也像珠三角其他“超级镇”一样,是个星光闪耀的亿元村镇,也同样经历了“村村点火,镇镇冒烟”的粗放式发展。以秀美池塘而著名的新塘,曾有简易漂染工厂100多家,每天上百万吨漂染牛仔服的废水直接排到河道里,锅炉里的黑烟也直接排到户外。就是在这种几乎不用支付任何环境成本的条件下,新塘的牛仔经济能量迅速积累,产业规模近200多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牛仔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基地,占了全国牛仔服装60%以上的份额。
因池塘而得名的新塘,却因经济的发展伤害了绿水青山。为此,新塘镇另辟发展路径,先后关闭了138家水泥厂、76家洗漂企业,对全镇的河涌、池塘进行重点治理。新塘镇党委书记刘观佑说:“仅仅关闭的漂染厂,产值规模就有20多亿,但是从全局来看,淘汰了落后产能,我们减少了12亿度电的能耗,节约了6500亩土地,经济结构和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像新塘一样,珠三角那些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达到极限的“超级镇”,已经无法再重复老路,必须创新增长模式。“虽然这种转变很痛苦,但是我们必须这样做。”刘观佑如是说。现在看来,“痛苦”是有价值的,换回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换回了新的发展后劲。新塘,在保持经济继续增长的同时被评为“中国绿色名镇”;而东莞市长安镇,在年生产总值占到全国年GDP的千分之一的同时,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园林城镇”,道路绿化覆盖率100%。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说,“珠三角这些超级镇的探索和转变证明,工业化和生态化不是矛盾的,城市化和生态化也不是水火不容的,它们可以和谐统一,这将是中国未来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的转变
近日,参加第10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各国采购商白天聚集在广州的展馆,晚上则有相当一部分分散到广州周边的“超级镇”。原来,一个小镇中常常拥有某个行业的世界级产业规模。
在“世界毛织之都”东莞市大朗镇,镇党委书记尹景辉说,大朗镇的毛织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仍然能保持内外销两旺,主要得益于及早进行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引导企业扩大内销。而“中国创造”也是抵御危机的有力武器,那些大力推进转型升级和自主研发、自主品牌的企业,正在逐步跃上生产全球化的中高端链条。
新塘镇经济服务办主任林卫平介绍,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传统的牛仔服装业已开始改变过去家族式、粗放式的生产发展模式,不仅加强并购重组要做大做强,还加强对技术、市场、设计等环节的投入,减少低层次的数量扩张,建成了牛仔服装的研发中心,提高自身品牌的竞争力。今年一季度,新塘经镇济在金融危机中逆势增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纺织服装行业增长了20.6%。
小城镇与大角色的担当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牛凤瑞教授指出,“超级镇”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对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能起到重要作用。三十年的发展积累,珠三角地区的“超级镇”正在形成一种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化”。
牛凤瑞说,虽然这些“超级镇”在行政区划上还是“镇”的概念,但实际上它们是按照城市的内在规律在“集中”。有了人口和产业的大规模集中,就有了能源和原材料的集中消耗,也就造成废水、废物、废气的集中排放,这种“集中”排放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但也为规模化、低成本的治理提供了基础条件。“超级镇”要继续走集中型城市化道路,在城市规划建设、节约用地作出更多探索。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任剑涛提出,小城镇应担当大角色,他对珠三角的“超级镇”充满了体制方面的期待。他认为,虽然“超级镇”的规划和管理都依照城市的架构来设置,但镇级的管理系统还没有从过去的农业模式转变为城市模式,还受到许多权限的制约,还有巨大的发展探索空间,这种转变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新的促进作用。
(来源: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