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后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以概括为新农村建设1.0版。应该说,新农村建设1.0版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随着新常态的到来,中国城乡发展不断转型、不断变化,我认为现在这个提法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了,尤其对于北京这样较为发达的地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新农村建设怎么转型升级?怎么从新农村建设1.0版转型升级到2.0版?现在我们都在探讨研究这个问题,但至今还没有拿出一个很好的思路。未来新农村建设2.0版,比如到2020年或者到2025年,新农村到底是什么样?
新农村建设需要提出综合性解决思路
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可以从三个视角来考虑:一是“强、富、美”的视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强、富、美”是对我国“三农”发展提出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从“强、富、美”的视角,我们可以设计新农村建设2.0版。但单纯按照这个视角,新农村建设2.0版未必可行。因为要实现“强、富、美”的目标,不是三五年就能达到,要一步一步的推进。尤其是农业,现在中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二是城乡一体化的视角。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乡发展一体化,并强调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是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当然,我们可以把这一思路扩展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未来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在城乡一体化的大框架下推进。但是,“五化”的目标是就整个城乡发展一体化而言的,并非单纯针对新农村建设,而且也不是三五年就能够实现的,需要分阶段稳步推进。
三是全面小康的视角。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是个短板,推进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考虑农村同步小康的需要。当然,对北京这样的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标准要更高一点。但就全国而言,全面小康应该是2020年新农村建设的底线和最低目标要求。
总之,未来新农村建设到底怎么来表述,我认为这三个视角都是很好的思路,可以作为参考的重要依据。从现阶段实际出发,未来我们需要提出一种综合性的,把这三个不同视角都整合进来的新思路,一个是强、富、美,一个是城乡一体化,一个是全面小康,最后归纳提炼出一个新的思路。这是我们现在需要探索的,尤其是北京等发达地区需要超前探索的,因为北京发展水平比较高,要提前考虑新农村建设2.0版这个问题。
当前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关于建设新农村2.0版,这里面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
第一,要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景下,将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有机结合。农村基础设施布局、公共服务布局,一定要考虑到人口城镇化的趋势和农民进城的因素,不能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好了,农村人都跑进城了,这不行。我们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三个方面:城乡均等化、地区均等化、居民家庭均等化。从城乡均等化来看,我认为城乡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只是一种相对的均衡,而不是绝对的均衡。为什么呢?一是现在城镇化在快速推进,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基础设施布局、公共服务布局要跟未来城乡人口格局相匹配、相协调、相适应。二是要考虑到很多农村人口虽然住在农村,但把一些公共服务消费放在城市,比如医疗、教育、文化,这在很多地方很普遍,尤其是交通发达以后,城乡一体化以后,农村人口能够很方便地进入城镇消费。这使得我们讲的均等化只能是一种相对的均衡,也让公共资源配置的难度加大。
第二,新农村建设要重视产业支撑作用,要有利于农民增收,把农民增收、人居环境改善和幸福指数提升作为根本目标。我们调查发现,有些地区搞新农村建设,农村没有产业支撑,农民都到城市打工去了,这是我们想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吗?不是。中央提出当前农村发展三大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三项任务紧密相联,不能分割开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现代农业,没有产业支撑,农民收入不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吗?肯定不是。我觉得我们应该思考,未来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几年前,我参观北京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村,当地农民都上楼了,不再从事农业,也没有任何耕地,已经是“水泥地连成一片”了。看过以后,我问,这到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社会主义新城市?不能说因为户籍制度没改革,还保留着农业户口,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样的话,就走偏了。实际上它已经是一个城市化地区,已经是社会主义新城市的一部分。农村就是农村,城市就是城市。新农村首先应该是一个农村,而不是一个城市。有些地方,人们编笑话说:搞的农村不像农村,城市不像城市,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市,走了一城又一城,城城像农村。因此,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城乡必须差别发展。我们要建的是,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农村应该有青山绿水、有乡愁、环境优美,是一片田园风光,而不是大片的工厂、大片的商品住宅、大片的水泥森林。新农村要有稳定的产业支撑,要有来源稳定的农民增收渠道。如果新农村发展的产业不是农村的产业,都是集中在开发区和城市的产业,这个做法就不是建设新农村了。另外,高度依赖外出打工和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支撑的农民增收模式,也不是我们需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过去市民化不彻底、城镇化不彻底带来的结果。
我认为,未来农民增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后,农业生产率、农业竞争力就会不断提高,会带来相应的规模效益。二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样,农民增收的渠道就增加了。举个台湾胜洋休闲农场一二三产融合的例子,胜洋休闲农场位于宜兰县员山乡尚德村,拥有5公顷的胜洋水草园。过去这个地方水草多,成了一种祸害。后来胜洋农场通过养殖水草、开发,还搞起了餐饮、住宿、观光、工艺品。他们把水草开发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比如做成水晶球,里面有海水、水草,很漂亮,价格也很高,很多卖到大陆来。水草是一产,搞工艺品是二产,搞餐饮、住宿、观光是三产,这个农庄的一二三产就融合了。虽然这个农庄面积不是很大,但收入水平很高。三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全面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第三,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树立“全域”理念,从区情出发,突出特色,走多元化道路。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就是明确每个地区哪些地方该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那些地方该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但单纯在国家、省级两个层面搞主体功能区规划,很难落地。因为规划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县级行政区,一个县比欧洲某些国家还大,说这个县重点开发,那个县禁止开发,操作起来很难。实际上,最适合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是地级市或县域层面,基本地域单元是地块,这样就可以明确哪个地块该保护,哪个地块该开发,哪个地块该整治。在县域层面,要树立“4+1”的全域理念,就是全域规划、全域保护、全域管理、全域服务+全域旅游。全域指的是城乡统筹,不分城乡。规划、保护不能分城乡,管理和服务也不能分城乡,都必须是城乡统筹。过去我们有一个误区,要城乡统筹,结果地方政府就搞一个城乡统筹办公室。城乡统筹是一种理念,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一个部门怎么统筹起来?很困难的。全域旅游,指的是把全域作为一个大景区打造。当然,全域旅游不是每个县、每个区都能搞。新农村建设应该是一种标准化和特色化的有机统一,标准化对象就是公共服务、公共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该按标准化的思路推进。没有标准,就不可能均等化。再一个就是特色化,每个地区风貌不一样,发展阶段不一样,产业发展、地方文化、村庄风格、建筑风格都应该有特色,不一样。从这点来看,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应该突出特色,走多元化的道路。全国搞一个新农村建设模板,是不可能的。
举一个成都的例子。成都依靠灾后重建积极探索新型的乡村形态和新村建设模式。从新村建设规划的角度看,这种模式被归纳为“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小规模”是指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规模不大,一般以100户至300户为宜;“组团式”是指新村由几个大小不等的小聚居组团组合而成,组团间留有足够的生态距离和空间;“微田园”是指规划出前庭后院,让老百姓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间,形成一个小规模的“田园”;“生态化”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农村,适当集中建独立或联排别墅、田园式的生态住宅,形成小规模聚居、田园式的村庄,实际上就是一种村庄和庭院生态系统,是值得倡导的。这样的新村,居住有一定规模,有基本公共服务,山清水秀。我觉得这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
再举一个湖州的例子。湖州安吉鲁家村提出要打造中国第一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和示范区。鲁家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采用“公司+村+家庭农场”的模式,实行“三统三共”。“三统”就是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品牌。“三共”就是共建共营、共营共享、共享共赢。目前,鲁家村正在规划建设18个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并计划通过一个观光小火车,把这些家庭农场连起来,搞一二三产融合。这实际上是在一个村的范围内搞一二三产融合,有些单个家庭农场内部也在搞一二三产融合。每个农场就是一个重要节点,连接起来,就可以把文化旅游因素深度融入进去。这18个家庭农场都不一样,发展定位实现差异化,依托这样的家庭农场集聚区,再跟文化旅游结合起来,将是一个创新。在安吉鲁家村合作模式中,主要是由一家公司即安吉浙北灵峰旅游公司向鲁家村投入好几千万元,并由公司控股,占51%的股份。为什么一定要由公司控股?主要理由是现在这个村长很能干,是能人,但他不可能一辈子干下去。这个村长不干了怎么办?下一个村长不行怎么办?只有通过股份化形式,控股权由公司掌握,才能持续经营下去,确保合作经济的可持续性。
(本文根据作者在北京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研智库大讲堂》的演讲整理而成,经作者授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