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发布2016年中国城市化十大新闻。十大新闻基本涵盖了2016年中国城市化中的重大政策或事件,由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组织专家学者、业内专业资深人士推荐评选。
1、国务院重磅推出《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事件回放:2016年2月2日,国务院以国发〔2016〕8号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分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完善土地利用机制、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城镇住房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健全新型城镇化工作推进机制10部分36条。
点评:在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务院即推出《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站在新起点,取得新突破。《意见》强调了新型城镇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10个部分阐释了如何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对于《意见》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全面的现代化,并从9个方面36条具体措施确保进入城市的农民能得到相应的社会服务,得到了各界的普遍认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此次政策的发布为2016年和‘十三五’期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做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也表明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亟待加强”。
2、我国首次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
事件回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12月22日发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明确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个部门出台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分别作为对各省区市实行年度评价、五年考核依据,以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并提出考核要突出公众的获得感。
点评: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均对完善发展成果考评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认为,以此为标志,我国将构建起更全面衡量发展质量效益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这是引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形成正确的政绩观的关键之策。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如何,需要一把尺子来衡量检验。
北京大学城市环境学院教授王学军表示,希望借办法实施的东风,改变过去单一依靠经济增长来评判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负责人政绩的做法,让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真正发挥作用。他提醒,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贵在坚持。切忌一阵风、搞运动的做法。
3、我国首次出台产权保护顶层设计
事件回放: 2016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正式对外公布。这是我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出台的产权保护顶层设计。《意见》明确了进一步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的五个原则:坚持平等保护。坚持全面保护。坚持依法保护。坚持共同参与。坚持标本兼治。并提出了产权保护的十大任务,逐条明确了各个任务的具体负责部门。
点评:从国家经济运行看,产权制度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明之所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有效应对各种挑战、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稳定社会预期、增强社会信心。做到这一点,保护好产权尤为关键。另外,随着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和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日渐扩大,人们对产权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在进一步回应民间关切问题的同时,切中时弊,很多政策措施在中央文件中都是首次出现。文件的发布对于矫正并稳定社会预期,给整个社会提供“定心丸”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增强各类经济主体创业创新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
事件回放:2016年12月29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确定改革目标: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保护和发展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
点评: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解读这份文件时表示,文件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了总体部署,是继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重大制度创新后中央部署的又一项管长远、管全局的重大改革。他表示,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最重要的权利有两个方面:财产权利,包括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民主权利,包括对集体经济活动的民主管理权利,比如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监督权等。“这一次改革要使广大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两个方面都拥有获得感。”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乡村建设专委会副主任、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学博士张英洪表示,这份文件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是一个制定得很好的政策文件,对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思路已相当清晰,关键在于各地结合实际加以推进,并逐步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成果上升转化为制度成果。
5、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 的批复强调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并重
事件回放:《国务院关于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的批复》2016年12月23日下发并实施。通过《规划》实施,“十三五”期间,确保建成4亿亩、力争建成6亿亩高标准农田,使经整治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2000万亩,通过农用地整理改造中低等耕地2亿亩左右,耕地数量质量保护水平全面提升;整理农村建设用地600万亩,改造开发城镇低效用地600万亩,促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建设用地使用面积降低20%,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推进土地复垦,复垦率达到45%以上,开展土地生态整治,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点评:土地整治规划是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整治活动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土地整治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过去单纯的农地整理走向农地整理和村庄土地整治相结合的重要发展阶段。土地整治也成为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构建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乡村建设专委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评价说,通过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土地整治目标向着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并重转变,这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统筹推进农民居住条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新建住宅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事件回放: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在这篇近万字的长文中,最受舆情关注的是对新建住宅推广街区制的描述:“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点评:街区制之所以备受关注,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因为这一推广,关系更为复杂的利益协调与公共生活规则的重构。街区制,相对于当前我国城市中普遍封闭的小区形态而言,这类住宅区没有围墙,不同等级的路网直接连通城市街道。街区制在欧美城市是较为普遍的建设形式。而在亚洲,东京和台湾也普遍采用了典型的街区制。其优势,诸如增强城市生活气息,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用地效率等。与我国而言,这是一项需要从“零”起步的城市住宅规划理念与制度,推广必然需要过程,其具体实施,更要循序推进、平衡好各方利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认为,开放小区既涉及小区业主权益的维护、物业管理的升级、治安与配套设施的跟进等问题,仍需在制度上与法律上出台配套政策,也需要根据小区所在地段特征妥善处理开放方式。
7、住建部发布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
事件回放: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消息,认定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等127个镇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点评:2016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政策上齐发力,助推特色小镇快速发展。特色小镇在全国开始发酵。应该说,特色小城镇建设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是适应当前我国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相互交融、提升效益的必然产物。在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下,一方面特大城市“城市病”问题突出,宜居宜业程度严重下降,城市非核心功能面临疏解,城市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必然向外转移,距离中心城区一定范围的区域,特色小镇可以作为载体承接城市功能转移。另一方面,我国乡村发展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传统农家乐等消费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城镇中高收入居民的需求,急需依托乡村文化和环境本底,加强城乡要素互动,形成设施互通、产业互融、功能互补,满足城镇居民中高端消费需求的特色小镇。
从各方面特征来看,首次入选的127个小镇各具特色,差异性明显,展现了我国各种类型的小城镇特征,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当下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所在。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2016年7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我国计划到2020年,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首份公布的特色小镇名单虽然只占计划数量的十分之一多一点,但对未来特色小镇的创建无疑起到标杆作用,同时也表明,特色小镇的发展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在错位发展中形成大格局。
8、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超2.4亿 每6个人中有1个在“流动”
事件回放:2016年10月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占总人数18%,相当于每6个人中有1个是流动人口。未来一二十年,中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20年中国仍有2亿以上的流动人口。
点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发布的数据,反映了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同时,流动人口的城市化也对国家战略规划、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在经历一场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由18%提高到56.1%,与此同时,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加大。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认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比较缓慢,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比较低,要达到城镇化规划提出的2020年45%的目标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流动人口城市化已成为关系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指出,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李克强总理做出批示指出,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着力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增加适应居民需求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等等这些都剑指当前流动人口在城市融入、市民化待遇、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迟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因此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突破口,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让流动人口享受到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红利,是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关键。
9、最强雾霾致北京等23个城市启动红警
事件回放:环境保护部2016年12月15日发布,从12月16日起至21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发生入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根据预测信息,北京、天津、石家庄等23个城市启动红色预警,9个城市启动橙色预警。
点评:“红警”之下,北京城依然繁忙地运转着。人们互相调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近在咫尺,我却看不见你。”这是2016年北京第一次启动“红警”,也是在北京生活的人们首次面对单双号限行、中小学停课的严格举措。海淀区翠微小学五年级一位孩子的妈妈对记者说,今天停课不上学,她问孩子高兴么?孩子说:“雾霾严重成这样,连小学生都停课了,有什么好高兴的?!我宁愿在蓝天白云下上学,也不愿在雾霾天放假。”面对大范围、浓度高、危害大的雾霾天气,很多人选择了“少开窗、戴口罩、喝绿茶”等预防措施,甚至出现了“请假回家”“申请去外地出差”“躲在家中不出门”等被动式的逃避现象,正所谓“真心难以抵抗会呼吸的痛”。
人们对清新干净的空气无限向往,是一种基本的民生需求和渴望。治理雾霾,“人的努力”始终是第一位的。只有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和优化不合理的产业和能源结构,不断降低地区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只有政府、企业、公民全方位参与,联防联控,多为减少雾霾天气做出应有努力,才是治本之策。愿这场罕见的雾霾带给我们血色的警示,逼迫我们寻找对策、务求实效,以壮士断腕之勇投入治霾战斗。
10、“上海垃圾偷倒太湖”折射特大城市治理难题
事件回放:2016年7月1日,约4000吨来自上海的生活及建筑垃圾欲在苏州太湖西山违规倾倒时被当场抓获,测算显示,事发区域相关垃圾总重量超过2万吨。
点评:此次上海垃圾外倒事件一经曝光,引起舆论哗然。业内人士指出,该事件一方面曝光了一个灰色产业链;同时也将中国最发达城市,面对垃圾围城的治理窘境,置于公众眼前。
评论认为,本质上,上海垃圾偷倒太湖事件,是城市公共服务外包跑偏的一个样本。公共服务外包本是政府与民间资本良好互动的社会治理范式,但在上海垃圾偷倒太湖事件中,却因为具体程序的跑冒滴漏:上海环卫机构既没有与苏州方面签订垃圾交易协议,将垃圾外包给中介机构后也没有后续的跟踪监督,任由其层层转包,终致以邻为壑的恶果,沦为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的温床。
另外,上海垃圾偷倒江苏事件,从公开报道看,不是第一次发生。放眼全国,“偷倒垃圾”事件也不独是上海所有,如深圳生活垃圾偷倒清远、甚至跨省运到江西赣州于都县。专家指出,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大部分仍以填埋为主,少量垃圾通过焚烧等方式处理,填埋法固然方便、经济,但需要大量的空闲的土地,这对寸土寸金的北、上、广、深而言,自然是捉襟见肘,因而矛盾越发突出。另一方面,城市垃圾由相对发达地区流向不发达地区,源于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要求的差异造成不同地区垃圾处理成本的差异,这样的垃圾转移如同走私。要通过反思垃圾管理的制度设计,革除垃圾非法转移的动力,正确认识垃圾减量的目标要求,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