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大武汉,建设新黄冈。”“高昂市区龙头,统筹城乡发展。”2011年12月,中共黄冈市第四次党代会发出最强音。
随后,市委确立“强工兴城、强农兴文”发展重点,探索“两高两大”模式,“兴城”成为黄冈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
“兴城”迅速搅活一池春水。五年来,黄冈城镇化年均增长率位居全省前列。预计2016年城镇化率可达44.52%,将比2011年增长8.82%。
五年来,全市上下一心,聚力市区龙头。2015年,市区建成面积达到52.2平方公里,比2011年增加21平方公里。遗爱湖公园豪迈开放、白潭湖片区大气耸立、黄冈长江大桥一线贯通……黄冈勇摘“国家园林城市”桂冠,城铁让黄冈与武汉进入同城梦想。
五年来,以“双十支撑、两区互动”为抓手,各县市区竞相开发开放。红安南部新城、麻城“两河四岸”工程、罗田南城新区、黄梅滨河新区、“临江四城”、“文化小镇”,产城一体,产城融合,风生水起。
围绕“兴城”,黄冈在探索,在崛起,在腾飞。“兴城”让750万老区儿女意气风发,朝着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加速冲刺。
一幅宏伟蓝图,引领老区跨越发展的高度
21世纪是“城市世纪”,加快城市建设发展成为大趋势。
放眼省内襄阳、宜昌双雄鼎立,对面鄂州、黄石疾步迈向大城时代,临近咸宁、孝感加速产城融合……而作为拥有750万人口的大市,黄冈城镇化率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市区首位度低,城区规模小,产业滞后。
“我们该醒醒了,我们一天一分一秒也不能等了,我们要有时不我待的觉悟,我们要有舍我其谁的气概,我们要有摩拳擦掌的决心,我们要有开拓创新的智慧。”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雪荣的讲话振聋发聩。
认识有多深,肩上的使命就有多重。
经过反复调研、酝酿、思考,2013年4月,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提出“双强双兴”发展重点,突出“兴城”主题,着力打造大园区、发展大产业、建设大项目,加快培育千亿元级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支持有条件的县市新增10平方公里工业园区、10平方公里新城区,并以新型城镇化为发展引擎,对接大武汉,建设新黄冈。
完善规划体系,首当其冲。
市委、市政府对城市总体规划再次进行修编,按照区域、市域、市区三个层面对城市总体规划予以明确和完善,并首次将小池与九江区域对接、鄂东沿江城镇带暨“临江四城”发展、文化小镇建设一并进行规划。
新一轮顶层规划,将黄冈定位为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城市圈核心集聚区的新型产业基地、滨江滨湖生态园林城市。十多项着墨生态、民生和乡愁的详细规划新鲜出炉。
同时以“建设新城、改造老城、提升全城”为主题,积极探索市区一体开发协调运行机制,着力推进市区一体化和“东扩北进、跨河发展”两大城市发展战略。
站在黄冈视角,这一“兴城”蓝图,顺应老区人民期盼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指引着黄冈老区跨越发展的新高度。
站在湖北视角,这一“兴城”蓝图,践行了中央和省委的精神要求,是黄冈对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一份可贵探索。
一股建设热潮,升腾着新型城镇化的热度
新型城镇化关键是人的城镇化,物质的城镇化,产业支撑的城镇化。
为此,“高规格推动、高起点规划、大规模投入、大产业支撑”,“三要三不要”,“生长性城镇、生命体建筑”,“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留得住乡愁”等一系列新思路和理念,在探索中破茧而出。
干,钱从哪里来?市委、市政府依托黄冈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这个“总发动机”,采取BT模式等多种投融资方式,5年累计筹资180多亿元。市区年均投资由2012年前不到10亿元,增加到如今近百亿元。各县市投融资争相发酵,年均基建投入增长20%以上。
全市上下通过建立“五大机制”、开展“五大活动”、实施“五大工程”,现场观摩,现场督办,凝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合力,涌动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潮。
一湖,提升古城之美。作为“民生欠账工程”的遗爱湖,2012年前建成开放4个景点,这5年一气呵成投资近20亿元,陆续启动8个景点建设,目前已建成10个景点,开放面积达150万平方米。从一片荒湖废墟中起步,摇身一变为湖北境内十大最美湖泊之一、国家4A级景区、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引以为傲的黄冈城市名片。
一桥,打通发展之路。2014年6月18日,老区人民翘首企盼的武冈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市民乘坐城铁到达武汉火车站一站式换乘全国各地,这让黄冈彻底融入全国交通大枢纽。
一区,托起黄冈之梦。曾经的荒寂渔区——黄冈白潭湖片区,已耸立为一座现代化新城。25座桥梁、27条主次干道、4个还建小区等项目全面铺开;市体育馆、中职园、鄂东医疗中心、黄州中学、碧桂园5大标志建筑相继投建;市综合馆、大光华国际学校等重大亿元项目正陆续开工建设。
多极带动,多点突破,黄冈大地升腾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气场。
五年来,市区59条主次干道,实行黑化亮化美化;市老年大学、黄冈艺校新校园、黄冈博物馆、黄梅戏大剧院等一批重大民生工程相继落成;升华、万景、联投、昆仑、碧桂园等宜居小区拔地而起,城镇低收入家庭实现“应保尽保”,东湖渔场、安国寺等棚改项目稳步推进,市民喜圆安居梦。
五年来,全市已启动21个市级文化小镇规划建设。黄梅县小池镇、武穴市田镇、蕲春县蕲州镇、浠水县散花镇已初步达到县级城市规模,成为构建鄂东沿江城镇带战略支点。尤其是小池滨江新区基建和产业发展投资已达30亿元,5。36平方公里起步区已建成,一座跨江合作的“经济特区”正在雄起。
五年来,红安城区新增4平方公里、罗田城区新增5。8平方公里、蕲春城区新增4。41平方公里……全市连续5年城镇化率增幅达到1。5个百分点以上,年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黄冈,一座崭新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正阔步走来!
一张民生答卷,彰显着“兴城”惠民的温度
“兴城”,归根结底是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座遗爱湖,半城黄州人。
每到傍晚,遗爱湖公园热闹非凡,从四面八方步行不过半小时,有成群结队散步的,有排成方阵跳广场舞的,有端着小板凳看露天电影的……男女老少,其乐融融。老百姓亲切地称“市民的湖”。
“遗爱湖情动黄州,遗爱湖公园景悦市民,来往者愉悦新景,传送着遗爱精神。”一位网友在“黄州论坛”中写道。
遗爱湖没有卖地创造GDP,却成为百姓的乐园、民生的样本。刘雪荣对此高兴地说,市民的幸福感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品位提升了,这就是效益啊!
曾经的城不是城,村不是村。而今,以产城融合发展为引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宜居又宜业。
放眼黄冈市区,北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冈产业园和中国光谷黄冈产业园,在黄冈与武汉一体化发展中冲锋在前;
东部省级重点开发区黄冈化工园,承接东部沿海及武汉生物医药企业向中部地区转移;
南部南湖和西湖工业园,无中生有地崛起汽车城和乳业城,正在兴建的晨鸣纸业林纸浆一体化项目,成为黄冈史上最大招商项目。
如何让“兴城”之策温暖更多市民?
市委、市政府大胆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以建设数字城管、法治城管、智慧城市为目标,以“四城联创”为载体,以网格化管理为平台,发扬“不胜不休”的老区精神,打响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极大地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硬是从财政资金一次性挤出1000多万元,实现城管装备的更新换代,市区道路从扫干净变成了洗干净;聚力开展“城管会战”,治理脏乱差从建成区向规划区延伸,从平面向立面延伸,从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从窗口地带向城乡接合部延伸。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在全省城市综合管理考评中,黄冈市区由2011年14位跃升至第6位,从全省垫底跃居市州前列。目前,已顺利拿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入场券,正全力冲刺最后的迎评工作。
城以人兴。市政府为增强市区人口吸引力,降低落户门槛,在创业扶持、教育保障、社会保障、首套房置业等方面给予厚待,吸引着八方来客落户黄冈。
走,到东坡外滩古街寻觅千年黄州的乡愁,醉享东坡纪念馆遗爱精神的感召;听,工业园区机器轰鸣,黄梅戏剧院曲苑声声……黄冈,在书写着一张满是温度的民生答卷。
“兴城”,让黄冈快速崛起于鄂东大地;“兴城”,让老区人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贺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