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看到一条朋友圈消息,融资13轮的JAWBONE出现了现金流问题。这实在是一个奇怪的事情:首先从硬件的角度来讲售价动辄数百美金的UP系列其制造成本和一个不到100元人民币的小米手环没有多大的区别,如果核心的区别都在软件上,那么边际的利润应该很高才对,到底是什么样的运营才会让现金流枯竭呢?其次一个简单的PCB板配上基本的传感器、蓝牙、电池、小马达和硅胶外套,到底是什么支撑了他几百美金的售价的?
JAWBONE的生死存亡如今盖棺定论还为时尚早,但是从2013年开始吹起的智能穿戴风其道路到底在哪里呢?这股风吹来的第一个“风口”其实并不是大家现在普遍记得的“i-WATCH”或者各种手环,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像当年为了苹果力挽狂澜的“iPod”一样,智能穿戴的技术是从深圳华强北走出去的。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有人开始尝试MP3手表,打电话手表,即使在早期触屏技术十分落后而且昂贵的时期,华强北的手机手表也只要400多人民币。
2013年三星配合旗下的“Galaxy”系列手机打出的“GEAR”其实让从业人士眼前一亮,原本被简单作为佩戴部分附属品的表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通过埋线的手法实现了麦克风和摄像头的表带装配。技术上的眼前一亮并没有让三星得到实际的实惠,GEAR的实际体验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受到了多方诟病,更重要的是一个从设计和创新角度可圈可点的产品缺乏基本的穿戴理由。Gear只有和三星旗下的Note3连接后才能够发挥出其所有潜能,当时就已经传来了这样的质疑“如果没有三星手机你为什么要买手表?如果有手机为什么还要买手表?如果没有带手机你带了手表有什么用?你带了手机手表还有什么用?”
奇怪的是整个穿戴行业并没有吸取教训,一年以后另一个产品又一次被消费者问到了这四个问题。三星略显惨淡销售业绩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不久在锣鼓声中,另一个巨头,苹果宣布进入智能穿戴领域。紧接着一个又一个的创业公司争先恐后的跳进智能穿戴的大池塘里,本来就不是很大的红海,仅仅到了2014年底就逐渐出现了饱和的现象,到了2015年,巨大的市场透支让所有曾经夸大其词的创业者领略到红海里血染的风采,一切发生的那么快,让人应接不暇。2014年11月2日网易财经的报道险投资失败比例将近95%。这只是智能穿戴的第一年,2015年股灾后真正的资本寒冬里,满目狼藉中回头看这个95%反而会感到那时上天的仁慈。
其实从一开始就有一群人对这个表面蓬勃发展的市场充满了费解,早在2014年深圳钟表行业协会的一次智能主题会议中,在与老牌的军用手表品牌圣宝路的负责人李先生闲聊时他就提到了这种费解,他认为智能穿戴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三个主要方面:
1.电池方案的解决,现有的技术水平决定了锂电池的压缩比难以维持触屏显示的持续使用,即使没有触屏GPS模块、GSM、心率传感器都是高耗电模块。苹果用近乎“神威”一样的产品体验让手机用户瞬间接受的每晚充电,到底能不能让手表用户接受?
2.穿戴理由不明确,作为离身体最近的穿戴品,需要承载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链条方案,而目前的传感器的单一,对应用场景分析的局限性让人一夜之间都成了运动粉丝。不过运动就是穿戴的终点么?那些年办过的健身卡你都忘了么?即便花了巨款也没有减掉肚子上的赘肉,凭什么觉得我会为了运动手表天天充电呢?
3.设计审美的混乱,这一点大牌和小牌的区别迅速拉开距离,但是即使大牌也始终不能摆脱手机设计的“阴影”,在手表行业已经高度个性化的同时,大量的廉价设计品(不是说商品廉价,而是设计的很廉价)伴随着创业企业背后的资本耐心的消失,很多弄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儿童手表还是高档商务表的不够智能的“智能手表”充斥着市场。
以上三点,第一点短期内至少在纳米锂离子或者石墨烯实现突破以前很难实现,第二点来源于创造者生活经验的不足以及低功耗传感器的匮乏,第三点其实和第二点相关,没有最终的用途自然也没有相应的审美标准。
彼时的市场充斥着梦想用智能穿戴和移动客户端一炮打响实现毕生追求的人,这些质疑在当时的市场里显得格格不入。但是在贪婪的背后,他最后总结性的一句重话却给我留下了印象,他说历史会记住智能市场是被资本毁了的,所以在短期内他们抵制资本的进场。如今回想起来,由于资本的过早入场,配合股灾前二级市场的疯长,使得原本应该踏实做事的一级市场过度膨胀、浮躁,提前透支了产品研发的周期,大量的3个月样板、2个月样板充斥着智能市场,大量不好用、没想明白的产品,也是本来应该作为试用样品的产品过早的被卖给了消费者。
在广大的红海中一些值得尊敬的公司提前突围进入了专属细分领域,“松拓”潜水电脑没有使用花哨的触屏显示而是沿用了耗电量极低的LCD显示,但是其专业的潜水功能、值得信赖的防水能力以及背后强大的基础数据库支撑使得其产品的权威性在潜水爱好者中得到广泛的认同。
佳明与松拓一样,围绕着一项运动进行开发,比如铁人三项赛或者马拉松,它的电池寿命没有松拓惊人,毕竟维持GPS和蓝牙的运转并不轻松,但是6个小时的使用上限也是刚好为适应了全马拉松的一个周期。从设计到重量甚至是字体的大小,这两个智能穿戴领域的“年长者”从穿戴时代来临之前就已经出现并且定型了,他们的成功是在基础技术没有实现突破的前提下通过成熟的技术用对应用场景充分调研和论证,当然还有12分的专业理解。
如果脱离开我们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场景的话另一种“智能穿戴”映入眼帘,白俄罗斯的品牌“Polimaster”剑走偏锋,只做伽马射线的探测手表,他们的主要服务人群是核行业实验室里的工程师们,因为他们每日接触的实验品距离手腕的距离相比较心脏更短,所以所测得的数据比核行业常用的电子挂牌和颜色贴片都更加精准,这款产品不但可以通过充电过程向电脑传输探测数据,还可以在探测到的辐射量太高时提醒佩戴者远离试验品。这样的专业化的探测手表能不能算作是智能穿戴其实相当值得争议,但是毫无疑问,这款产品努力收集了数据进行了分析而且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虽然这款小众的探测手表单价超过1000美元、虽然他只是一款不那么诱人的液晶+指针手表、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是至少作为一个产品它足够智能了。
也许我们从一开始就理解错了什么是智能穿戴,在钟表问世以来的4-500年中,手表只努力尝试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尽可能精准的报时,知道80年代石英机芯的出现让边际差异微小到不值得绝大多数人的继续执着。也许智能穿戴并不需要做那么多事情,只需要把一件事情做好,也许“微智能”或者智能一点点就可以满足许多人的需要。但是这一个功能一定要能够做到极致,2015年,对智能行业提出质疑的圣宝路军表把他们获得了德国红点工业设计奖的军用指北表民用版本“天枢指北”进行了众筹,一个外表无比传统的三针手表,只满足一个功能“秒北同针”(秒针同时是指北针)但是经过改良的机芯,一块普通的纽扣电池可以连续使用长达6年。也许增加一个功能并把这个功能做到极限,极限到有一天你已经忘记了这个功能的存在,它依然会在走投无路时给你指引方向。直到现在,圣宝路依然不承认天枢是智能手表,到底是他们错了还是“智能”的定义错了呢?
在刚刚闭幕的深圳钟表展里,一个新生代公司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一个从老牌电子手表集散地深圳宝安区西乡片区凭空出现的公司“智芯”研制出了智能手表的“公模”机芯,从此以后就像精工和西铁城的石英机芯一样,智能手表也可以通过买机芯来实现智能功能了,据销售人员现场解释,普通的纽扣电池可以支撑手表两年的正常运转,从这一点上,相比依赖充电锂电池每日充电的“智能手表”们,显然这是一道釜底抽薪之举。无论公模能否成功,公模的出现标志着智能行业的高门槛已经被人为降低了,从现在开始速度、价格超过了质量,思考的时间和价值被弱化,创新将再一次陷入寸步难行的境地,当然,这些只是未来众多的可能性里的一种。
智能穿戴的路在哪里?没有一个人可以有一个准确的答案,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会清晰起来。但是在那之前,前仆后继的创业者和投资人们会继续用自己的鲜血为后来者扫清障碍、铺平道路。当有一天智能真的造福了人类的时候,当有一天人们呼唤的新寡头引领时尚并且吸引利润时,请不要忘了那些曾经义无反顾的先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