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贫困生认定应有一个“部颁标准”
时间:2016-09-22 15:01:16  来源:红网  作者:叶传龙 

    22岁的小刘是西安思源学院大四学生,今年他在陕北老家进行贫困生建档立卡登记后,按照规定可申请6000元助学金生活补助。但暑假他持《高等学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情况证明表》在村子里盖章后,回到学校审批时,却被学校以“购买笔记本电脑不算贫困生”为由,不给发补助款。(9月21日《华商报》)

  过去笔记本电脑被列入“高档”物品,如今却已经是普通的家庭日用品。如果不看配置,只看外表,将价格一两千元的电脑,也视作高档用品,而将学生拒之于贫困之外,思维未免太过僵化。而且,以2007年的标准一成不变地被执行到今天,也反映出该校有着懒政之嫌。

  给贫困生认定确定标准无疑是对的。但是,究竟以什么作为标准,是由学生自主对照标准申请,还是由学生投票确定,或是学校自行制定?在现今语境之下,让学生自己申报,未免言过其实,不太可信。

  目前各个高校主要遵循的是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文件规定由高校“合理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这也给高校在贫困生认定上留下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于是,一些学校在贫困生认定上并不统一,有的对手机不作要求,有的将电脑列入一票否决。国家近来正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在贫困县和贫困家庭的认定上,有很多做法值得借鉴。比如根据人均收入将592个县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每个地区也认定有自己地区的贫困家庭,对已经认定为贫困家庭的学生,当然可以直接认定为贫困生,享受贫困生的相关救助政策,避免浪费人力物力,进行重复认定。此外,对贫困生的认定,学生“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有的学生买一部手机的钱,就够别人买上几台电脑,此时只抓住有电脑的不放,而忽视有高档手机的学生,无疑就有失公允。而有的学生家庭确实很贫困,就因为自己手机上网流量大、话费高,从而失去了贫困救助资格,也着实让人惋惜。

  对贫困生资格认定合理,能够让国家的救助政策发挥积极作用,反之,如果工作草率,认定失准,则会使真正贫困的大学生滋生不满失望情绪,无法找到归宿感,在心理上留下阴影。鉴于此,建议由教育部统一制订贫困生标准,出台的“部颁标准”,尽可能做到全面细化,让各类高校依样操作。贫困标准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经常调整修改,使其与时俱进。这样的认定标准或将更加客观合理,也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在执行中也将减少阻力和矛盾。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