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宿迁市城镇化率五年提高6.7个百分点至55.53%
时间:2016-09-22 14:32:45  来源:宿迁网 

    翻开宿迁五年来城乡发展“成绩单”,数据亮眼,亮点频现。五年来,全市城镇化率达55.53%,提高了6.7个百分点;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85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75万;完成12842个自然村庄环境整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0.1%……

    “荣誉榜”同样令人鼓舞、让人振奋。我市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直接晋升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跻身首批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五年来,我市准确把握城镇发展趋势和规律,确立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始终坚持“提升内涵、打造特色”,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着力建设实力中心城市、活力美丽县城、魅力特色镇村。

    目前,我市城镇框架全面拉开,空间体系初步形成,功能配套日臻完善,个性特色愈加凸显,走出了一条符合发展规律、充满改革活力、具有宿迁特色的城乡协调发展之路。

    “龙头高昂”,中心城市实力与日俱增

    “以往城区可游玩的地儿少,抬腿就到了。现在可逛的地方数不清,要计划半天才能出门……”说起中心城市的变化,今年65岁的“老宿迁”张阳最有发言权,“我们的城市长大了、变高了,越来越美、越来越繁华。”

    张阳的一番话,表达出宿迁人的共有感受。城市不断建设和发展,让更多人品尝到浓浓的幸福滋味:“架子”变大了,形成了“七区联动”的发展格局,城市更加大气;环境变美了,主次干道干净整洁,路旁花团锦簇、景色怡人,建筑立面整洁美观,店招标牌统一规范,城市更加“养眼”;功能更完善了,商圈越来越多,公园随处可见,公共自行车合理分布,城市更加便民……

    中心城市是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遵循城市建设规律,我市始终突出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聚焦城市实力和内涵的提升,收拢五指出拳头,不断强化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着力打造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开放高地。

    为科学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市委、市政府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五城同创”活动。经过几年的努力,各项创建工作成绩斐然,让中心城市“龙头高昂”:建设发展日新月异,形象面貌明显改善。

    城市发展的原动力来自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来自于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一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以工兴市、产业强市”,突出产业集聚,进一步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有力夯实了城市发展的现实基础,激发了内生动力。以工业为例,中心城市工业经济发展强劲,既有洋河酒厂、秀强玻璃、双星彩塑等规模逐渐壮大的本土企业,又有恒力集团、可成科技等招引而来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与此同时,我市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住宿餐饮、时尚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优先发展商务、物流、金融、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增强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

    事实证明,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不仅提升了中心城市的人气和财气,更增强了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和硬实力,一座拥有75万人口、85平方公里建成区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在苏北大地强势崛起。

    “软硬兼施”,城镇内涵日益提升

    中心城市在历经打基础、拉框架、拓空间的崛起阶段后,建设的着力点转向了重功能、提品位的“内涵提升”阶段。

    五年来,我市按照“精致、生态、时尚”的建设定位,突出“完善功能、提升内涵、改善民生、打造特色”的发展要求,大幅提升城市质态,增强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

    从城市功能完善来看,我市构建了以金鹰天地、宝龙城市广场、水韵城和苏宁广场、雨润广场的两大商圈为核心,片区商业为补充,社区商业中心为支点的商业体系,建成商业综合体9个;通过实施“两场一街一中心”工程,新建改造停车场24个、标准化菜市场17个、特色餐饮街区6个、社区服务中心和综合服务体8个;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建成苏北首个全光网城市……

    以建设林荫城市、彩色城市、花园城市、海绵城市“四个城市”为统领,扎实推进园林绿化提档升级,精心打造城市特色景观。我市先后建成世纪大道、南湖路等70余条林荫路,建成千岛湖路、风荷路等35条彩叶道路,打造一批区域景观各有侧重、不同片区特色各异的城市公园,建成九鼎公园、财政广场等一批海绵城市试点项目,形成了花香迎宾、绿树绕城、庭院缤纷的城市个性特色。

    城市内涵不仅体现在功能完善、个性特色等“硬件”上,还表现在文明程度、社会和谐等“软件”上。综合信用指数全国排名第一,居民公平性指数内地第一,“文明年考”全国第二、江苏第一,不久前,三项“国字号”桂冠相继花落宿迁,且项项有影响、个个含金量高———宿迁城市“软实力”已然迈向了“硬时代”。

    如果将这些荣誉具体“物化”,呈现出来的是沉甸甸的成绩和满满的民生情怀。

    ——宿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现系统建设、数据归集、产品应用三个“全省领先”,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企业和公众的查询需求,覆盖各县区和建市以来全部数据,第三方信用评价报告使用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非户籍居民在劳保、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享有户籍居民同等待遇。比如,将长期居住宿迁的外市户籍居民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参保范围,评选市劳模无户籍限制等。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市民文明素养加快养成,“宿迁文明20条”、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特色做法受到各级、各方高度关注。

    不仅如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中,我市还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出发,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便民设施配套,增加公共产品供给,进而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现代化生产生活服务水平。

    “星火燎原”,区域特色渐成气候

    宿豫区建设工业强区、电商名城、幸福家园,宿城区建设创新创业先行区、产业发展引领区、对外开放先导区、生态宜居示范区;市湖滨新区建设现代产业新区、智慧创业新区、生态宜居新区,市洋河新区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智慧城市先行区、宜居宜游生态区……坚持统一规划,明确目标定位,实现各重大功能区域“特色发展”、壮大城市“肌体”,是我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应有之义。

    而对于县域的建设发展,我市明确,三个县要主动呼应中心城市发展,突出差异化、特色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要分别建成中国重要的花木之都、运河之滨最美县城、苏皖边界最美滨湖水韵之城,加快构筑竞相发展、联动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新格局。

    宿迁发展的巨大能量,不仅在城市,更蕴含在广阔的乡村。近日,国家住建部、发改委等7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公布了全国重点镇名单,我市三县两区共有8个镇入选全国重点镇,在人口规模、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潜力、服务功能、规划管理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展现出过硬实力。

    特色镇村是我市城镇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做好镇村发展特色文章?我市的思路是,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原则,引导乡镇找准比较优势,培育特色经济,每个县(区)每年选择1至2个乡镇进行特色打造,力争建设一批在产业上“特而强”、形态上“精而美”、体制上“活而新”的特色乡镇。同时,通过优化规划设计、营造风貌特色、提升基础设施等措施,在自然生态、人文历史、民居风貌、民俗文化、休闲旅游等方面培育个性特色,力争到2020年每个乡镇建成2至3个特色村。

    走进绿意葱茏的泗洪县石集乡柳山湖景区,地下山、地下湖让人眼前一亮;泗洪县临淮镇凭借临淮渔港、温泉度假村、洪泽湖湿地等得天独厚的资源,深入挖掘渔家美食文化内涵,全力打造渔家风情特色小镇;宿城区洋北镇依托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在绿色建材、现代物流、生态旅游等业态的蓝海里驰骋,实现从农业乡镇向经济强镇蝶变……

    如今,环顾全市各地,从洪泽湖畔到运河之滨,不论是生态原乡还是工业重镇,挖掘特色,强化优势,聚力打造特色镇村渐成气候,呈现出“星火燎原”的喜人局面。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