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河南省行政机关政策文件解读实施办法》出台,要求省级行政机关出台的红头文件,要将“官话”翻译成大白话,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群众关心的事情讲清楚。(9月19日人民网)
说起红头文件,给人的一种印象就是严谨、专业、高冷、不易看懂。对于政府机关来说,出台文件必须做到严格、严谨、不出漏洞、不表达歧义等等,但是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有些红头文件就显得太过于专业了。普通老百姓对专业性的红头文件,尤其是专业性词语、专业性术语一窍不通,自然是两眼一抹黑,看不明白。这样的红头文件,又如何让群众能够从中了解到自己关心的信息呢?
实际上,高冷的红头文件,一些政府干部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干部们都不懂,又如何给群众做好政策解释和宣传工作呢?政府出台严谨的红头文件,在行文上字斟句酌、咬文嚼字是必要的,可是如果这些文件,是要拿给老百姓来看的话,恐怕就困难了。其实,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政府出台的文件、政策、措施是不是与自己相关,是不是关系到自己的利益问题。笔者认为,在政府出台红头文件的时候,务必做好专业名词、专业术语、政策等的注释和解释工作,最好能够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让群众一目了然地了解相关政策、措施及规定。河南省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好头。
以前,某些地方政府在出台红头文件时,只是站在部门的角度出发,而没有站在群众的角度来看问题。在某些专业性文件出台后,相关部门还得专门安排工作人员,给群众做好政策解读和解释工作,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浪费资源。《河南省行政机关政策文件解读实施办法》的出台,这不仅让群众今后能够看懂、看明白相关文件,更是打通了政府与群众交流的“最后一公里”,消除了两者之间的沟通障碍。这无疑是在群众和政府之间架起了连心桥,也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红头文件从“官话”到大白话的转变,不仅彰显着政府部门工作作风的转变,也能够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更凸显了为民情怀。只有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畅通“官”与民的正常沟通渠道,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才能解决好群众问题,真正服务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