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将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宜居幸福青岛的重要举措,并且制订了《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确定了“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发展战略。
昨日,记者从青岛市统计局获悉,我市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由2010年末的65.81%提高至2015年末的69.99%,提高4.18个百分点,与“十一五”时期相比,增幅提高1.57个百分点。据各项指标显示,我市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2015年城镇人口636.70万人
据青岛市统计局显示,“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有效推进,助推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由2010年末的65.81%提高至2015年末的69.99%,提高4.18个百分点,与“十一五”时期相比,增幅提高1.57个百分点。城镇化年均提升幅度为0.84个百分点,比“十一五”时期年均增幅提高0.32个百分点,呈现出整体加速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城镇区域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市坚持全域统筹,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城镇区域不断扩张。仅2013年以来,全市就新增城镇属性村居144个,扩张速度较快。全市建成区面积由2013年末的469.6平方公里扩大至2015年末的570平方公里,年均扩大7.1%。
城镇区域功能的不断完善,人口承载力的增强,促使城镇人口规模扩大。2015年末,我市有城镇人口636.70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63.16万人,年均增加12.63万人,年均增速为2.11%,快于总人口增速1.2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呈快速聚集趋势。
城镇化进程中市政基础设施服务全覆盖,2015年城镇用水和燃气普及率均达到了100%,显示了政府对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视。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城乡道路建设快速推进,居民出行日益便捷。城市绿地建设方面,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2010年的43.38%提高到2015年的44.70%,城市绿化水平与质量逐年提高,改善了城市环境,提高了城市品质。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在2015年达到32平方米,较2010年增长16.7%,各项指标显示我市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城镇就业以第三产业为主
目前,全市劳动力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重达43.3%,其中城镇区域比重为五成多,已超过第二产业。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四区都有超过50%的就业人口被第三产业吸纳,市南区更有超过八成的劳动力在第三产业工作。从具体行业来看,市南和市北两区吸纳劳动力最多的均是批发和零售业。随着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青岛市特别是市区的劳动力,将主要以从事服务业为主。
根据IU、NU比国际标准值法计算,目前青岛市IU比为0.423,NU比为1.170,表明我市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比较协调。
青岛将继续加大投资,强化铁路、地铁、机场等大项目建设,扩大城镇地域辐射带动作用,有效连接城市、乡镇与农村,带动全域发展,进一步夯实和完善城镇化基础建设,提高城镇承载力;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为本,突出抓好“人口”城镇化、“地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
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1000万左右
《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简称规划)作为指导全市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将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据规划,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左右,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努力实现17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存量和增量)落户城镇,其中本地转移人口落户80万左右,外地转移人口落户90万左右。
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导、尊重民意、市场运作的原则,健全完善工作推进和政策支持机制,统筹推进城中村改造、集体资产改制和社会保障均等化 “两改一化”,促进“村民市民化”,逐步实现土地性质转为国有、集体经济转为公司制运营、村民转为城镇居民。到2020年,基本完成六区四市建成区范围内的164个城中村改造,实现32.3万城中村居民市民化。
同时,采取改造与整治相结合的方式,至2020年逐步完成全市8.7万户棚户区的改造任务,使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创新和完善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逐步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区域信息整合和共享,以此为基础建设覆盖全市、安全可靠的人口综合信息库。
名词解释
城镇化IU、NU比国际标准值法是用以衡量城镇化建设速度是否与工业化建设协调的通用方法。 IU比是指劳动力工业化率 (即工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与城镇化率的比值;NU比是指劳动力非农化率(即非农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与城镇化率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