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们团场能走出去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回来。现在每年都有五六个大学生回到50团工作”,26岁的维吾尔族姑娘姑再努尔是个“兵三代”。2012年,她从塔里木大学毕业后,回到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以下简称“师市”)50团工作,成为团场第一批回归故乡的大学生。
2010年开始,师市启动镇化建设,大规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开始,东莞援建工作更加突出民生援疆的龙头作用,三年统筹投入广东援疆资金16.38亿元,其中民生项目资金占年度资金87%。目前,师市的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7%提升到了2015年的62%,成为兵团城镇化的标兵。
引入东莞模式建设社区服务中心
如果说上一轮兵团城镇化以修路建房为主的话,这一轮的工作则更多体现在完善配套和公共服务等上。“在家门口填好资料后,就不用自己去跑了”,7月20日,在图木舒克市锦绣社区一站式服务中心,记者遇到了前来办理医疗保险和准生证的团场职工奴尔古丽·依明,她对社区服务中心完善的功能赞不绝口。
家住和兴润园的奴尔古丽·依明以前要办理类似事项,都要坐1个小时的车到53团团部,有时遇到公家开会还会吃“闭门羹”。现在,从家里走几百米到服务中心就可以一次性办理,而且还能电话预约,周末也不例外。
2014年底,得益于东莞援疆工作队安排的500万资金,锦绣社区建成了这座社区服务中心。锦绣社区面积6.07平方公里,有17个居民住宅小区,受益于社区服务中心的群众有7600余人。社区服务中心配备了“一厅六中心”,位于一楼的多功能服务大厅集中了综合治理、环境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和物业服务等多项功能。
除了办事大厅外,社区服务中心二层还设置了党员活动室、道德大讲堂、阅览室、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在集舞蹈、健身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室。奴尔古丽·依明说,冬天周边的居民都会到多功能室跳广场舞,再也不用猫在家里了。
东莞援疆干部、图木舒克市副市长刘建俊说,近年来,兵团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大量团场职工转化为市民,需要办理的事务越来越多。大家发现,这两年东莞全面铺开建设的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非常便民,便将这一模式带来了图市。他还专门安排锦绣社区主任彭卫国到东莞东坑镇社区事务办挂职学习了两个月。
2014年以来,援疆工作队在当地新建社区服务中心6个、党群服务中心5个,在方便群众办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师市干部:东莞援疆不搞虚的
与此同时,图市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图市图书馆、文化馆和历史博物馆三馆合一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心即将建成使用,成为城市新地标。 两年多来,东莞还有17个镇街与三师图市结队交流,捐献款物865余万元,援建门球场12个、灯光球场4个,成为特色民生公益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是投入很大而且是不容易出名声的工作。”师市援疆办常务副主任陈华评价,“东莞的援疆工作不搞虚的,团场需要什么他们就投入什么,都用来解决民生最急需的项目。”
刘建俊的妻子告诉记者,2013年年底至今,她每年都要来图市一个月探亲。最初来图市,她看到的是荒漠戈壁的环境、坑洼扬尘的 路面,十分担心。但随后每次前往,她发现那里路宽了、楼高了,绿化越来越多,商贸也日渐繁荣……
图市的变化,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回归参与建设。改善民生、赢得人心是助推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东莞援疆工作的熔炉和稳定器效应初现。
记者手记
人的城镇化凸显熔炉效应
莞式社区服务中心、近两万平方米的 “新三馆”,成为图市这个年轻城市值得骄傲的“软环境”。
记者在当地采访时深刻感受到,通过大手笔的投入民生项目,兵团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有了极大的改善。从修路建房到完善配套,真正体现了“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要义。而当一个城市更加注重人的感受时,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留下来。同时,通过各种公共及文化设施,边疆各名族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交往、交流、交融,城镇化的熔炉效应也就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