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山市2020年城镇化率拟超89%
时间:2016-07-28 10:25:02  来源:中山日报 

    记者从市城乡规划局了解到,《中山市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在进行公示,公示期到8月21日,社会各界对《规划》相关意见可反馈至市城乡规划局。

    根据《规划》,至2018年,中山市域总人口为342.89万人,城镇化率为88.75%,城镇人口为304.31 万人,户籍城镇化率为 55%, 全市完成人口市民化任务为10.29 万人;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355.34万人,城镇化率为89.13%,城镇人口为316.72万人,户籍城镇化率为58%,全市人口市民化任务为21.32万人。

    ■分阶段提升城镇化率,有序推动人口市民化

    根据《规划》,中山将分阶段提升城镇化率,并有序推动人口市民化,至2018年,城镇化率达88.75%;至2020年,城镇化率达89.13%。

    如何推动人口市民化?《规划》指出,中山将建立以“政府为主、企业分担、个人承担”的人口市民化分担机制,加强政府责任,完善人口市民化成本的政府投入制度建设。同时建立“一元化”的户籍制度,逐步打破城乡“二元分化”,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取消农业、非农业以及其他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中山市居民户口,实现户籍“一元化”登记管理,并优化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以积分制为基础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并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市级——组团级——区(镇)级——居住区级(或高配型居住区级)——社区级(部分社区可增配邻里级)”五级体系,提升小城镇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设施业态,营造公共服务共享中心,合理制定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构建“一城双核两副”的城镇空间格局

    在提高城镇化质量上,中山将以规划为先导,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

    《规划》指出,中山将构建“一城双核两副”的城镇空间格局,以南部山林生态基质、北部河涌和田园水乡生态基质、东部珠江口区域生态廊道、西部磨刀门区域生态廊道为生态限制,以城镇发展集聚能力和空间布局为基础,推进城市空间优化布局,对外紧密融入深中通道横向带动轴和珠江口湾区发展轴,对内紧密围绕石岐河完善和优化内部空间、设施,构建“一城双核两副”的城镇空间格局,推动城市功能分工合理布局,增强资源要素集聚的优势,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强化服务功能,扩大辐射范围,带动周边镇区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对存量空间进行优化

    提升城镇化质量除了要发展高质量的新区外,对现有城区发展质量也要进行提升,中山主要通过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对存量空间进行优化。

    《规划》指出,中山中部综合发展区包括主城区、火炬区、五桂山街道办事处、沙溪镇、大涌镇、港口镇、南朗镇、民众镇、三角镇等镇区,将以城市景观打造、城市活力提升、都市工业改造为重点进行城市更新,结合岐江河两岸、城市空间拓展轴及门户地段的“三旧”资源进行城市形象景观提升,完善城市服务职能与人居环境,改造和升级都市型工业与传统工业。
    北部特色产业区包括小榄镇、古镇镇、横栏镇、南头镇、东凤镇、阜沙镇、东升镇、黄圃镇等镇区,将以产业升级改造、城市活力提升、边界区域改造为重点推进城市更新,结合各镇自身产业发展特点进行产业升级改造,提升镇区的城镇职能,整治边界区域的生态及人居环境。

    而南部外向经济区包括三乡镇、板芙镇、神湾镇、坦洲镇等镇区,主要以村居改造、产业升级改造、边界区域改造为重点推进城市更新,以节约用地及改善村居环境为目标,进行传统工业及工业用地的“优二进三”升级改造,提升邻近珠海的边界区域的城市功能。

    在空间优化上,中山还要推进工业厂房的升级改造利用、促进村-镇-厂混杂地区空间优化。

    ■推进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改革

    此次《规划》建议中山着力创新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推进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改革,将港口等纳入主城区的行政范围进行管辖,推动沙溪、大涌、五桂山等城镇一体化协同发展,进一步理清火炬开发区和翠亨新区的行政辖区及管理范围。设立小榄镇、三乡镇为县级(副中心级)镇,划定其对周边城镇的管辖范围,并赋予其相应的行政审批职能,提升其作为副中心城镇的地位。通过推进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改革,优化城镇管理资源,简化城镇管理流程,提升城市管理效率。

    【延伸】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之路。

    新型城镇化的“新”在哪?过去的城镇化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新型城镇化转变为追求城市质量、城市环境、公共服务等内涵的提升,使城镇成为高品质的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核心和提高城镇发展质量。

    中山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如何实现?

    中山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是以有序提升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动人口市民化;以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重大设施推动区域发展联动、中部空间提升和交通网络优化;以南北副中心城市区域建设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市辖镇”管理模式创新和城乡协同发展;以创新驱动、重点产业平台和新型专业镇建设,推动地区传统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