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岭: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
整体性
城镇的整体性特点,首先是说城镇是由其三叠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其和谐均衡运行服务于住民的生存与进化。该整体的各组成部分强烈地依附于这整体,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特性。举一座建制镇为例,它在行政单位上独立存在,有自己行政机构镇政府,有独立法人资格。有明确的地理空间边界,有相对稳定的面积和人口数量,有自己的生产事业和生活设施。有统一或者主导性的语言、文字、政体、风俗习惯等。与外部同类建制镇相似而不相同,可以独立与它们形成双边或多边协作或联合关系。总之,无论从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法学意义看,城镇都是明确的独立存在。这些都是它整体性的表现。
这三叠结构构成的整体性,不可以随意违背、任意破坏。因为城镇机体表现为“牵一发,动全身”的高度相关互联。例如,人口规模超过生态本底承载能力,会导致缺水、缺电、居住和交通拥挤、就业紧张、大气污浊……市政设施不合理,则会从居民健康水平上表现出后果。卫生保健部门曾调查出,我国城镇居民中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1980年患病率不足1%,1994年上升至2.5%,1995年上升至3.4%,1996年升至3.5%,1998年某些社区的患病率竟然高达8%!(据2000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内容记录)据初步分析,致因包括:饮食结构失调,缺乏运动,人口结构老化,生活方式不合理,住居环境缺乏文体设施等。整体性另一表现,是城镇各细密组成部分,举如各社区、企业、部门、住户、个人,都同它形成难以分割的联系。这是由于城镇许多物质构造(如交通、水源、电力、热力和燃料供应等)、社会组织(如隶属关系和社会纽带)、经济关系(供求、就业、信贷、协作等)都交织成一个致密的人工生态系统,使局部难以脱离整体单独存在。城镇这个整体特性让其操作者、管理者不可以任意切分它某一组成部分而搬移到其他地方。若违背这一规律,必定失败或酿成祸端。某些大城市面临战祸实施战略疏散,难免牺牲这种整体性,不得不将某社区或某部门整体迁往异地,最终不得不割舍原有联系,导致社会、文化、生态和心理联系与文化资源的流失损害。这样的实例,许多国家记忆犹新。
城镇运行须维护三叠结构互相依存的整体性规律。违背这一规律会给自身生存制造危局。举例说,在沧州市中心,地面沉降特征清晰可见、沉降前后两段地面高差约30厘米。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人士介绍说,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沧州大约沉降2.4米。而沧州地面沉降并非个别案例。华北平原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区域已达6万多平方公里,占华北平原面积近一半,北京、天津、沧州等地沉降最严重。主要沉降原因是过量开采地下水。“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量占整个供水量的75%到80%”,这位人士说。华北平原当时已超采地下水1000多亿立方米,若靠自然循环补给这些地下水缺口,至少要上万年。他认为,若地面沉降继续加剧,很可能影响京沪高速铁路和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人类活动如此急剧干扰和影响生态本底稳定性,水源严重缺乏的地区,还想规划、建设容纳两亿多人口的大都市群……这样的战略设想,应当提交给更广泛的专业群体集思广益,慎重决策。以往文章所论三家部门对同一座桥梁各管各的“破碎操作”,就反映出管理体制构成本身就违背了城镇的整体性原则。
多样性和复杂性
城镇机体还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这特点很明了,但却往往为人忽视。城镇多样性导致它的复杂性,复杂性则源于它构成的多样性。大家都知道,与乡村比较,城镇包含的内容丰富得多。世界大城市市长论坛上,记者采访九位首都城市的市长,他(她)们是巴黎、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雅典、曼谷、内罗毕、布加勒斯特、蒙特利尔和维也纳的市长。记者提问:“什么颜色最能代表北京城?”九个城市市长居然给出了九个答案。撇开记者提问的弱智不说,这件事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城市特征具有多样性。实际生活中,许多城镇从民族、人口、文化、建筑、职业到规范、风格、习俗、流派、时尚、思想等,都早已大大超出乡村社会的单一性。城镇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构成也大大超出乡村社会的单一性,这是人们容易观察到的,而且是城镇工作中应当予以尊重的。
如今令人担忧的,是当今城镇正在丧失其宝贵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包括各种社会器官(学堂、私塾、会馆、书院、祠堂、苑囿、医馆、作坊、祭祀仪典、学徒制度……)、建筑风格、历史遗存,连遭否定,野蛮拆除。损害多样性的后果,是令城市丧失其留存文化,教育人民的重要功能。损害城镇文化的丰富性,长远严重后果一时尚不明显。久之却会发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口素质急剧下降,唯利是图,愚氓、暴民大量涌现,社会秩序大不如前。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源,多是毁坏了城镇文化构成之丰富性。城镇的复杂性特点,包含的内容也很多,复杂性派生出城镇社会机体的模糊性、二重性和风险性特点,下文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