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
6月1日,住建部等十四个部委共同发布《关于2016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推广绿色建筑适用技术、创新产品、运行管理措施,并积极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城市化》杂志特邀北京华丽联合高科技有限公司总工、副总经理于崇明先生解读。
北京华丽联合高科技有限公司总工、副总经理
虽然“绿色”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但它用于形容建筑时,其含义却十分规范。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所谓“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中也涉及到了节能这一环节,然而它又与我们普遍理解的“节能建筑”不同。具体来说,节能建筑只要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一单项要求即可,绿色建筑却涉及并涵盖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甚至还包括物业管理等内容,是一种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新型建筑。
绿色建筑在我国的推广时间并不长,因此,应用量也十分有限,在目前的建筑市场中只占有约10%的市场份额。虽然《通知》中提到将“发展绿色建筑,推广装配式建筑”,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示要“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都表明了在政策上,绿色建筑的发展正迎来利好局面,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从机制上而言,我国仍缺乏对绿色建筑的有效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政策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补贴政策,即对绿色建筑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双向进行补贴。绿色建筑推广面临的一个最大困境是用户认为绿色建筑的前期投入太大,不愿采纳这种建筑形式,但绿色建筑能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资源,因此,国家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从政府层面上给予企业和用户补贴,鼓励开发商甚至普通消费者使用绿色建筑,进而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二是从税收政策上给予绿色建筑企业一定的支持。例如,绿色建筑高新技术企业,或利用工业废渣生产建筑板材的企业在税收上可以享受优惠政策,从而鼓励创新、推广绿色建筑。
除机制问题外,绿色建筑自身产业及产品的成熟性也有待提高。由于建筑工程师及建筑设计师们对绿色建筑的知识掌握程度有限,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又存在技术差异,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一旦采用绿色建筑方案就会增加工作量,并且它近十年来才刚刚兴起,而我们的工程师和设计人员大多是在以往的教育体系中培养出来的,因此,我国仍缺乏与绿色建筑发展相配套的技术型人才,对人才的培养既十分关键又非常紧迫。目前,相关主管部门及研究机构都在不断加大绿色建筑相关领域的培训力度,未来,随着工程师、设计师对绿色建筑知识掌握的增强,必然会极大地提高绿色建筑的推广与使用力度。此外,我们仍面临的问题是,我国还缺少绿色建筑领域的相关技术规范,住建部等主管部门虽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标准规范,但随着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与之相配套的法规、规范理应更加成熟。
当前,在技术和应用层面上,我国绿色建筑产业已呈现出诸多特点,一是绿色生态区的建设让民众感受到了绿色建筑的具体实物,二是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使“互联网+绿色建筑”概念成为现实,三是随着绿色建筑集成技术与建筑碳排放技术的不断提高,其生态友好、人性化的特征被人们广泛认可。因此,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满足了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