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比毒跑道更具危害的是“良心制造”决堤
时间:2016-06-23 10:19:13  来源:光明网  作者:朱永华 

    北京、苏州、无锡、南京、常州、深圳、上海…近一两年的时间里,全国多地学校发出“异味跑道、异味操场”的疾呼,我们的孩子深受其苦。就在日前,北京一所小学:塑胶跑道用了不到10天 25名小学生流鼻血。央视记者通过暗访发现,生产这些“毒跑道”原料颗粒的居然全部是废轮胎、废电缆和其他橡胶垃圾,甚至有将报废的塑胶跑道拆除后重新加工,看似光鲜如画的塑胶跑道、塑胶操场实际就是有毒垃圾“汇聚而成”。

  散发出刺鼻气味并让众多学生流鼻血和感到极度不适的“毒跑道”、“毒操场”,至今不但在各地屡屡出现,甚至发展的事态愈发严重。尽管国家对塑胶跑道的质量安全缺乏针对性的标准和规定,但接二连三的出现和媒体的关注,却也引起各地政府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会经过多长时间,不但“毒跑道”、“毒操场”会从校园消失,那些生产有毒跑道、操场原料颗粒的违法企业和小作坊,注定也会被彻底铲除。但是,铲除了废轮胎、废电缆生产的“毒跑道”,利益驱使之下,不法商家是否还会采用其他更隐秘、更低劣的有毒原料进行生产加工,是否还会变本加厉以损害学生健康的代价赚取暴利,答案恐怕难以否定。

  无论食品、商品,还是眼下的“毒跑道”,问题食品、商品只要在市场上一出现,人们无不是把谴责的目标对准政府监管,然平心而论,无论国家的法制规章如何完善,监管部门如何完善监管,但只要一些人丧失道德信仰,受利益驱使蓄意同监管部门周旋“躲猫猫”,监管部门百密也难避有失,总会给一些不法商家留有可乘之机。从报道中就能看到,一位用废轮胎、废电缆等橡胶垃圾生产毒跑道原料的经营主,他不仅很清楚自己生产的塑胶原料有毒有害,更坦言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到有塑胶操场的学校上学,甚至连自己都因忍受不了而不敢去施工现场。即便如此,他依然经不住巨大利益的诱惑,向暗访记者卖力推销自己的“产品”。

  其实,相比起我国历史上的任何朝代,没有哪一个封建王朝能够像今天这样法制健全,对于市场监管的严苛程度更非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所可比。在如此法制健全、监管严密的社会环境下,问题食品、商品以及“毒跑道”“毒操场”等不仅充斥市场,更有屡禁不绝不断升级换代之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商业道德的全面决堤。实际上,在我国几千年商业文化的沿袭过程中,尽管没有形成任何完善的市场监管体制,但受民间传统商业道德的约束,无论产品制造还是经商做买卖甚至从医诊疗,往往都强调“凭良心”,就是这一句再朴实不过的三个字,却造就了几千年厚重的商业道德文化,国内一些百年“老字号”企业,之所以历经沧桑依然被百姓所信赖,依靠的非但不是政府监管,反而恰恰是这种“凭良心”。

  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完善有效的市场监管固然是必须,但这种来至于外部的法治监管,如果没有商家自觉恪守“良心”道德的呼应,无论政府监管如何疲于奔命,都很难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因此,在完善市场法治、强化市场监管的同时,如何重塑道德信仰,让“良心回归”就显得非常重要。习主席去年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商家同样需要恪守道德信仰,坚定做“良心企业”,唯有夯实道德信仰基础,再施以完善的法治监管,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不仅“毒跑道”不会再出现,其他任何有害消费者健康和危害社会的问题食品商品等等,注定都会永远绝迹于市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