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作为辽宁省首个被纳入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城市,海城市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摸索和体制机制创新,逐步走出一条城镇化水平高、产业结构优、进城农民得实惠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专家认为,“海城模式”对于破解中小城市城镇化过程中资金来源少、产业支撑弱、农民进城后社会保障差等难题具有借鉴意义。
——水平高、结构优、藏富于民
近日,记者在海城市看到,一排排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新城新市镇正逐渐形成规模。各乡镇支柱产业“一柱擎天”:矿山、能源装备制造、服装、箱包、小商品、现代农业……共同支撑起海城中小城镇强势崛起,推动了海城城镇化高速发展。2014年12月,海城市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也是辽宁省首批被列入国家城镇化试点的城市。新型城镇化的“海城模式”成为省内外关注的焦点。
首先,海城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海城市位于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之间的战略节点,是著名的“世界镁都”和“滑石之乡”,经济发展总量位居东北县市前列。2010年,海城市被纳入辽宁省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战略,海西新城、腾鳌新城、析木新城、牛庄新镇纳入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新城新镇总体规划。2012年,海城市被国家发改委纳入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中心任务就是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2015年,海城市常住人口达到13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09万人,外来人口20万人左右,城镇化率达到68.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其次,海城的新型城镇化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海城市市长邓延发介绍,2015年,海城市三次产业比重为6.1∶48.7∶45.2。2015年,海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约59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约26亿元,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全国百强县前十名。
据了解,海城市以菱镁滑石加工、纺织服装箱包加工、钢材深加工、能源装备制造等四大产业集群为支柱,为推进全域城镇化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我们每年可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公益设施的投入达到7亿元,为城镇化提供了保障。”邓延发说。
最后,海城的新型城镇化与富民、惠民相结合,质量较好。海城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赋予农民更多权益,让农民带着利益进城。同时,通过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为进城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使农民免除进城后的后顾之忧,实现了新型城镇化与富民、惠民相结合。海城市腾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书记郑孝刚介绍说,腾鳌镇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可完成70亿元,两税收入完成3.72亿元,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1.7万元。
——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城镇化“三难”
记者调研了解到,资金来源少、产业支撑弱、农民进城后社会保障差成为许多县区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三大难题。海城市通过实践探索,为这三难开出了“药方”。
第一,多元融资,让市场在城镇化中唱主角。新型城镇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政府,财力有限。这些年,海城依靠引进社会资本和市民分担机制等措施,集众智、汇众力,推动城镇建设。
邓延发说,海城已与云南城投公司签订合同,政府负责规划,商业公司负责建设一处7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城,附近是海城市的石油机械装备制造园区。“新市镇的建设,为产业工人进城安居提供了便利,大批产业工人也是城镇化的重要来源。”
2012-2014年,海城市在新型城镇化中总投资达65亿元,除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本级财政出资24亿元外,其余均通过融资等渠道完成。
第二,产城融合,向产业结构优化要城镇化动力。西柳镇,这座改革开放之初便发展服装贸易的小镇如今高楼林立,8座经营服装批发的大型商场内云集了1.6万户商铺,镇内还有6000余家服装加工厂和印染厂,服装贸易的火爆也带动了物流业、餐饮和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
“2015年,全镇的税收达到2.5亿元。服装产业带动就业近50万人。”西柳镇镇长李庆权说,目前西柳共有户籍人口4.6万,本地人只占全镇人口的40%左右。
浙江义乌小商品城首个“走出去”战略的投资地选择在了西柳。如今,总投资110亿元的海城义乌小商品城一期项目已经落成,总经理陈能静说,一期预计将带动20万人就业;三期全部建成,将带动60万人就业。
第三,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土地制度让农民“带着利益进城”。为保障征收村民的合法权益,海城市在村屯征收安置补偿政策上探索了“六个置换”:商品楼置换农民宅基地、经营性资产置换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经营性资产置换就业岗位、村集体资产股份制置换失地农民就业和生活保障、新型农村社区置换自然村屯、设施农业置换田园经济。
在海城市二台子社区,土地通过流转租给大户经营,商业网点由村集体统一出租,租金用于给村民们缴纳社保、发放福利等。社区建设了一处大型农贸市场,居民根据入股多少,每年可得到数百至数万元不等的分红。
——“深度城镇化”还需加强组织引领固本强基
记者调研了解到,下一步,海城市城镇化工作将进入降速提质“深度城镇化”的关键阶段。海城市将在新型城镇化工作现有基础上,加强组织建设,丰富新型城镇化精神内核,通过组织引领,实现固本强基。
第一,组织引领,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海城市相关负责人说,当前,各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往往对农民进城、上楼、就业等指标给予了高度关注,但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城镇化进城的精神内涵关注不够。
据了解,目前海城365个村,村村有《村规民约》,各村都建立了道德评议会、文化活动促进会等自律组织,基本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文化活动开展在身边。
第二,高点站位,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建设。邓延发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不应“一刀切”,要因地制宜,结合村镇发展实际,宜城则城、宜村则村,实现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建设同步协调发展。“不能发展了城镇,忽略了乡村。下一步,海城要以新型城镇化试点为牵动,加强村屯规划,实施美化、净化、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推动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农民成为有地种的城里人。”
海城市提出到2017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并规划按照县级市标准配套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完成镇中村和镇边村改造,构建区域城镇化主要承接地,同时做好建制镇改造,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到2020年,海城市城镇化率将达到72%。
第三,改革创新,亟须法制化为地方创新“赋权”。海城市基层干部认为,为了保障进城农民权益,海城市的新型城镇化试点进行了多项体制机制创新,这些创新是否合法依规,还找不到法理上的依据。这也关系到下一步海城“深度城镇化”改革的勇气和动力。“以农村土地改革为例,如果不能为农村土地确权,就很难保障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权益。”
辽宁社会科学院学者车流畅认为,针对海城市城镇化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需要省级政府甚至中央政府给予政策引导与扶持,“对地方政府好的经验探索给予肯定,让基层干部吃一颗'定心丸’,让他们进一步释放改革创新的活力,为全国的城镇化确立一个改革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