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看习近平如何解决中国式难题
时间:2016-04-13 10:01:16  来源:中国青年网 

    长江,一条从雪山中走来的大江,她孕育了亿万炎黄子孙,承载了丰厚的中华历史,充满了蓬勃的时代气息,在历经亿万年沧海桑田,五千年文明变迁,形成的长江经济带贯穿了11省市,惠及6亿人口,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是中国横贯东西的黄金水道,也是承接“一带一路”的纽带。不言而喻,长江亿万年生生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河。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长江生态系统逐步不堪重负,警钟频频响起。而如何把握“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难题。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且看习近平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定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1月5日,习近平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十三五”开局之年,习近平便抛出“重磅炸弹”,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一发展新思路,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何“不搞大开发”?如何发展长江经济带?如何使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浪潮中稳步前进?一系列疑惑接踵而来。其实,“不搞大开发”并不意味着不发展经济,无所作为,而是要以“大保护”为抓手,摒弃粗放型发展理念,逐步摆脱依赖能源、资源消耗,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闯出一条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同步的新路子,把长江经济带真正建成中国经济版图上的“绿腰带”“金腰带”。

  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习近平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还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改革开放初期,受粗放型发展观影响,各地蜂拥而上,只顾眼前利益,搞大开发、上大项目。短短30年,在长江流域,仅石化、化工、医药三大行业的企业,就有12万家之多。同时,还分布着五大钢铁基地、七大炼油厂以及40多万家化工企业,仅规模以上的排污口就有6000多个。高强度开发和盲目重复建设加剧了产能过剩的同时,还令承载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母亲河不堪重负。从“大开发”到如今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习近平全面视野和使命担当的体现,是他对生态文明和发展规律的真诚把握。2013年9月,习近平就表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过去,长江流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环境容量限制,使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饱受摧残、生态功能日渐衰退。如今,长江经济带发展势必以长远利益出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样的定位将使长江经济带发展真正进入新的境界。

  方法:必须全面把握、统筹谋划。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必须全面把握、统筹谋划。”长江是中国最长和世界第三大的河流,长江流域流经11个省市,贯穿中国版图东西两端。当前长江流域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尖锐矛盾,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遭受着巨大挑战,我们势必要树立全局观念,统筹谋划,谋求全局发展。众所周知,整体和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同时各部分之间也存在着联系,相互影响。长江经济带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因此,无论上中下游,还是东中西部都要协同发展、互动合作。长江作为承接“一带一路”的纽带,这样的对接,不仅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带来经济发展机遇,也为地方发展注入了活力。此时,唯有树立全局观念、统筹谋划,实施保护与开发,才能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让长江经济带成为“一带一路”的龙头。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首气势磅礴、悦耳动听的《长江之歌》早已传唱多年,长江那从容、宁静、伟大而又澎湃的姿态深深镌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浩浩乎山川如画,荡荡乎江河倾心。习近平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要久久为功啊!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