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新浪乐居网:第11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成功举办
  来源:新浪乐居    时间:2019-12-20

——龙永图、胡存智、金德钧、李秉仁、刘首文、林锡鎏等论道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城镇化发展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国土空间研究中心主任、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与霍英东集团董事、副总裁,霍英东鹤年堂中医城董事长、粤港澳(广州)大健康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锡鎏合影粤港澳大湾区国土空间研究中心主任、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与霍英东集团董事、副总裁,霍英东鹤年堂中医城董事长、粤港澳(广州)大健康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锡鎏合影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正值隆冬时节,这里却温暖如春,风和日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2月16日,第十一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地带广州.南沙隆重举办,一场风云际会的高端头脑风暴激荡神州大地。

  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进入拐点的时候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什么是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荣誉主任、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龙永图在《粤港澳大湾区——向高层次开放要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中指出:“为了适应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实现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实现了高质量的城镇化,有三个重要的标准:一是新型城镇化是不是满足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也就是民生的标准;二是新型城镇化是不是在缩小城乡差别、缩小贫富差距方面做出了贡献,也就是公平的问题;三是新型城镇化是不是有利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为没有产业的发展就很难谈发展的问题。”

  搭建智库平台是城市委员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本届峰会上,专家领导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土空间研究中心”和“全国城乡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导小组”揭牌。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土空间研究中心主任、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成立,将为粤港澳大湾区长远发展提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世界级湾区的雏形,有望成为第四大国际湾区,打造全球新的经济增长引擎。立足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进入落地实施的快车道。各种战略、政策利好,加之广东综合创新体系完善、香港现代服务业发达、澳门资金融通等优势,都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作为东道主,霍英东集团董事、副总裁,霍英东鹤年堂中医城董事长、粤港澳(广州)大健康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林锡鎏在致辞中说:南沙在珠三角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将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目前,我们想把它发展成为中医药的养生基地,增加南沙的人流,完成霍英东的南沙梦。我们新建的霍英东鹤年堂中医城,一是可以实现霍英东先生的南沙梦;二是可以实现鹤年堂的中医梦。霍英东鹤年堂中医城是以发展中医中药为中心的一个大健康产业平台,各行各业都可以参与,大家互相合作,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它秉承霍英东精神,助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全力打造大健康产业孵化平台。未来,项目将深入到全国各个乡镇,助力城镇化建设,做到精准扶贫。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荣誉主任、原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原建设部总工程师金德钧做了热情洋溢致辞,他指出:城市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受城乡分割户籍制度的影响,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部分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城融合不紧密,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等等。因此,在中国迫切需要有专业的机构和智囊来研究和破解这些问题。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11年的成功实践,发挥集体智慧、智库的力量与作用,为化解这些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值得借鉴。

  全国城乡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说:智慧社会,作为一个“生态共同体”,将是在信息社会基础上继续发展,以“智能+”为基本生产方式,以智慧服务性产业为基本社会产业,以智能化、智慧化为社会基本交往方式的高阶社会。它将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全方位、系统性变革,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智慧化”也将给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新的引擎和强大动力,为促进城乡全面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早日实现提供科技支撑和基础保障。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李秉仁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李秉仁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李秉仁在总结发言中说:中国的崛起和中国的城市化是当代最伟大的事件,打造了世界最大的城市群、最大的工厂,建设了最先进最完善的基础设施,所以我们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出发,以此来推进我们城镇化高质量的发展。大湾区的发展战略是国家战略,大湾区已经具备了国际一流湾区的基础条件,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所以我们要构建国际一流的湾区,要做好大湾区的国土空间规划,更优质地配置资源,使湾区的发展更合理,使我们的规划成为湾区发展的前提条件。通过对白云机场交通枢纽、南沙在大湾区协调发展的作用、顺德在政策体制机制创新、东莞产业集聚等案例的对话与交流,相信必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与实践路径有所裨益。

  据悉,本届峰会汇聚了国内外政要、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媒体精英以及农民工代表120多人,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协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等话题,结合典型案例,全面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本届峰会除了有业界大咖们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未来走势的精彩论道,还有一个个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解读,并现场见证了一个个为我国城市化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的优秀集体和鲜活人物。

  在城市化典型案例方面,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陈雄解读了“以白云机场为例论TOD模式在大湾区的意义”的案例。参与对话嘉宾有原建设部总工程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荣誉主任金德钧、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孙建平、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韩西丽,他们对机场的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认为建大机场有一些弊端,不要争做什么世界第一,要建机场群;要让农民工参与到城市的交通体系中来;城市的快慢交通系统要相互补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粤港澳大湾区有三江九脉,山海城是人居最珍贵的资源,新的时代是融入自然,让人安居于自然的就是风水,珍惜当下。放眼未来”。建筑学博士、中医学博士后、《中国风水文化源流》著作者王育武做了“南沙——粤港澳大湾区的山水大格局”的报告。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胡存智、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博导、教授,莫斯科建筑学院教授韩林飞、雅克兰德(香港)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规划师横松宗治参与了对话。他们认为:“南沙这个地方非常好,但要放在大湾区战略来规划发展,要留足发展的余地和空间,要紧紧抓住国家自贸区的发展,要把这个地方建成花园城市。”

  “顺德的北滘镇拥有美的和碧桂园两个世界500强企业,九十年代村级工业‘村村点火’,但贡献率小,因此村级企业要创新。”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城市化发展研究所所长曾真做了《顺德:高质量重构产业空间的实践与探索》的报告。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三所副所长周祥胜、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政协副主席徐国元、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江进行了对话。“顺德是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顺德找到准发力点,有时集体的力量作用很大。”

  “从世界工厂到湾区都市,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好到优,从城市边缘到湾区前沿,是湾区时代的课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研究中心主任周元解读了《以东莞滨海湾新区为例论大湾区东岸空间重构》。城市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两岸和平发展促进会主席赖文鑫、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二级巡视员、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陈述、山东师范大学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程道平进行了对话。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资深研究员李津逵和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城市化》杂志社副社长顾晴共同主持本次峰会。

  表彰先进是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开展的一项最重要的公益评选活动之一,每年举办一次。除了表彰上面的“中国城市化典型案例",11年来,城市化委员会秉承公开、公正的遴选原则,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通过单位或专家学者推荐、委员会专家评审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各行各业表现突出、取得优异成绩、具有良好社会影响的中国城市化贡献力人物,中国城市化影响力机构和中国优秀农民工代表。

  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城市化委员会副主任胡存智、城市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李津逵为2019中国城市化典型案例颁奖。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李秉仁、原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法律顾问、司长,八、九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国有资产法》起草组长刘仪舜为2019年中国城市化影响力机构颁奖。今年的中国城市化影响力机构有四家,主要来自国家一线城市——“北上广”,其中北京一家、上海一家、广州两家,他们主要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引导城市要素下乡”等方面的专业研究与实践水平在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高影响力、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有的是在流动社区治理中持续创新的典范,有的是关注城市化的弱势群体、为城市留下记忆,有的是填补了城市风险管理的空白,有的是为京雄生态修复做试点、探索太行浅山区的生态修复道路等,他们分别是农民工博物馆、同济大学城市风险按管理研究院、中轻汇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市法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李秉仁给全国城乡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粤港澳大湾区国土空间研究中心主任、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颁发聘书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李秉仁给全国城乡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粤港澳大湾区国土空间研究中心主任、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颁发聘书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书记兼副秘书长、农业管理专家刘首文、城市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两岸和平发展促进会主席赖文鑫为2019年中国城市化贡献力人物颁了奖,他们是广东阳柳(集团)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会长、香港中国商会创会会长、北京潮商会会长陈才雄;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醋饮料之父、北大猪肉佬陈生;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韩西丽;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胡跃高;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城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雷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公共经济学研究室主任、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王震; 2019年蛇口无车日活动发起人陈风、张阳、周小琼、张周韵。他们感言:城市化进入以人为本的时代,希望公共服务方面水平提升,希望产业人才结构调整,希望大湾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创造健康的户外的公共体系。

  城市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就业促进会前副会长,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前理事张幼云、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秘书长、城市化杂志社社长蔡义鸿为2019年中国城市化优秀农民工代表颁了奖。张幼云感言:农民工的事迹很感人,值得学习,现在发展很快,我们要不断地学习。

  今年的中国城市化优秀农民工代表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有直辖市的、有中部地区的、有长三角地区的、有边远自治区的、有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共产党员多,九个优秀农民工,有五个是党员,占了一大半!

  在这些优秀农民工中,他们有的致富不忘扶贫的优秀共产党员,有扎根荒岛五十多年成为了农业专家,有一直用奥运精神奋斗的“阿贝哥”,有创业明星的老总,有“北漂”十几年的“快递哥”,有物业经理的“九零”后女生,有公益早教品牌的女教师,有身残志不残的创业明星,有把工地作为舞台为农民工歌唱的音乐人。他们是来自湖北罗田的李志林、湖北武汉的曾旭东、浙江杭州的孙定国、广西北流的冯升晖、北京的许前进、广东广州的黄玲、广东惠州的贺云、广西兴安的崔中良、天津的孙安心。

  据悉,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联合指导的集“政、产、学、研、资、媒”于一体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互动平台,2008年在北京成立。11年来,城市化委员会以“为中国的城市化提供智力支持”为使命,全面实现“组织共创•资源共享•事业共进•利益共赢”,秉持“跨界•融合•创新”理念,以城市化发展战略系统解决方案、城市化质量评估、典型案例研究、专业论坛和国际交流等为服务特色,先后成功举办11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26届“中国城市化论坛”和36期“城市化研讨会”等活动,发布的《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和《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报告》填补了中国城市化研究领域的空白,创建的城市化典型案例库成为城市化领域的学术研究样本,拥有“城市化网”、《城市化》杂志和“城市化委员会微信公众号”三大专业媒体平台,为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和合作企业的决策提供咨询参考。

  大潮涌珠江,奋进正当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城市化委员会将继续践行"让中国的城市化造福全人类"的神圣使命,为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化,让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让我们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国高质量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中,为中国城市化美好的明天喝彩!

 
相关新闻
新闻 更多>>
专题 更多>>
三亲教育:中国式乡村教育探索之路
金秋十月,笔者有幸应邀陪同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副主任、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书记、全国城乡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赴山西长 ...
第三十八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城镇化的 ...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自2008年1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化的研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城市化的学术争鸣一直没有停止过,恰逢由中国建筑 ...
第37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从《质量强 ...
  从1996年《质量振兴纲要》到2012年《质量发展纲要》,再到近日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质 ...
委员会动态 更多>>
案例库 更多>>
顺德高质量重构产业空间的实践与探索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30多年来经济发展一路高歌,以仅占全国0.43%的土地,产出 ...
以白云机场为例论TOD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 ...
航空+轨道+公路+航运的多式联运,成为当代中国城市之间连接的重要方式。机场,作为城市中规模最大、能级最高的交通枢纽,是城市与世界交往的窗口。纵观国内外知 ...
城区平衡发展的实践与理论——以上海市长宁 ...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长宁区还是一个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地区。当时经济发展是上海10个中心城区的倒数,城区东中西和南北发展差距都很大。在小平南巡讲话和上 ...
城市化论坛 更多>>
城市化杂志 更多>>
城市化峰会 更多>>
城市化委员会 更多>>
张幼云 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前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张幼云: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   &nb ...
 
指导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
主办机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

电脑版

2024-06-24 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