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第三十八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城镇化的动力与涵义暨《城镇化的动力与要务》发布式
      时间:2023-07-10
  时间:2023年6月29日

  地点: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主讲嘉宾:叶耀先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荣誉顾问

  主持人:蔡义鸿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城市化杂志社长



  蔡义鸿 很高兴主持主题为城镇化的动力与涵义暨《城镇化的动力与要务》发布式的第三十八期城市化研讨会。

  城市化(urbanisation/urbanization),又称城镇化,18世纪由国外学者Dr.Newton提出这一概念。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自2008年1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化的研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城市化的学术争鸣一直没有停止过,恰逢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城镇化的动力和要务》一书近日公开发行,该书著作者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荣誉顾问叶耀先先生,多年从事城市化领域的研究,对城市化很有独到见解,提出了许多有学术价值的观点。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该书的作者——叶耀先先生和城市化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企业家与媒体朋友,就我国城市化的内涵、动力和主要任务展开深入研讨。


出席今天研讨会的嘉宾是(排名不分先后):

 叶耀先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荣誉顾问

  沈元勤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原社长

  唐 旭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艺术设计中心主任

  李东禧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原主任、编审

  吴人杰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

  刘燕辉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原党委书记、副院长

  徐富海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晓彤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

  张 雅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

  李迪华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于长江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执行院长、副教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专家委员

  李 昊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科技公司(创思智趣)总经理

  顾 晴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城市化杂志副社长、城市化网总裁

  袁于飞 光明日报记者

  吕 伟 搜狐焦点网主编

  刘怡轩 新浪乐居副主编等。

  现在有请《城镇化的动力和要务》作者叶耀先老师作主题发言。



  叶耀先 诸位先进,下午好!非常感谢蔡义鸿秘书长、李迪华副院长和他们的团队,使得我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城镇化的动力与涵义暨《城镇化的动力与要务》发布式”,现在我结合PPT给大家讲讲《城镇化的动力与要务》写作背景和我国城镇化的动力、要务和未来。

  首先,梳理一下我与城镇化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包括:1、叶耀先. 中国城镇化的进展和未来[J]. 建筑学报,2002. (1): 46-48);2、叶耀先. 新中国的城镇化历程和经验教训[J],《小城镇建设》,2005,第7期;3、叶耀先. 新中国城镇化的回顾和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2):1—7;4、叶耀先,中国可持续城镇化战略,《中浦大讲堂》系列教材,中国浦东干部学院,2011;5、叶耀先. 城镇化的动力与要务,《中国科学报》,2014年1月20日,第8版,智库 。

  在2014年“城镇化的动力与要务”这篇文章发表后,我就一直想写这本书。

  2003-2005年负责和参与2个国家专题、1个国际合作课题。

  其中的“城市发展与城镇化科技问题研究”,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项目29个专题中的第11个,我是专题组成员,任务是协助专题组长撰写总报告和准备汇报稿(PPT),随同组长向温家宝总理和陈至立国务委员汇报,代表专题组长向中国工程院等部门汇报。子课题“城市减灾防灾关键技术和应急系统研究”,我担任课题组长、研究报告执笔人。

  在“城市发展与城镇化发展战略与技术经济政策研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项目深化研究专题10中,我担任专题组副组长,专题报告执笔人。

  在“中国可持续城镇化战略研究”,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课题中,我担任专家组长,负责制定研究方案,同外方谈判中方课题经费,向国合会年会报告课题研究成果。在子课题“中国城镇化情景分析和可持续城镇化政策建议”担任课题组长、研究报告执笔人。

  1993年做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起草组成员,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荣誉证书。

  第二、城镇化的动力是什么?因为城镇化与三个产业密切相联系的,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在附图1中可以看出,工业从刚开始占百分之十几,慢慢增加到百分之二十几,突破了百分之三十,服务业也是同步发展,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服务业快速发展,1994年服务业的年底就业人员人数构成超过了工业,从此以后服务业就成为了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所以说城镇化的动力是工业和服务业。


附图1:城镇化的动力是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第三、城镇化的涵义是什么?我国最早提出城市化术语的是《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GB/T 50280—98 Standard for Basic Terminology of Urban Plann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9年。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镇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2016年施行的《城乡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GB/T 50280—2016 Standard for Basic Terminology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镇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把其中的“历史过程”中的“历史”删去了。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2021年4月颁布的《城乡规划学名词》采纳了《城乡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对城镇化术语的阐述。

  第四、城镇化的要务。有8项,分别是:

  1、在城镇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建设住房和基础设施。城镇不断发展和完善。为进入城镇的人提供就业岗位,改变他们生产方式;提供住房和基础实施,使他们有房子住,有基础设施可以享用,改变他们生活方式。同时使原居民工作和生活得更美好。

  2、建设新农村,创生富余劳动力。发展农业和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创生富余劳动力。按照产业兴旺、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生态宜居和治理有效的要求建设好新农村(第3章)。

  3、建设安全、生态和宜居城市。让城镇居民过上安全、舒适和愉悦的生活,使得城镇更加接近自然生态系统(第4章)。

  4、城镇管理和城市更新。城镇管理不断完善,城镇不断更新,减少受“城市病”的困扰,走向韧性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5章)。

  5、新中国城镇化的历程和认知。回顾我国城镇化走过的路,找出经验教训,启示后人避免重蹈覆辙(第6章)。

  6、世界城镇化历程和经验借鉴。以英、美、法、德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韩国、巴西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当作一面镜子,吸收借鉴,少走弯路(第7章)。

  7、深化对城镇化规律的认知。认知规律,按照规律办事(第8章) 

  8、城镇化的研究和探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项目的“城市发展与城镇化科技问题研究”、“城市发展与城镇化发展战略与技术经济政策研究”,以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批准立项的 “中国可持续城镇化战略研究”等3个研究项目就是从国家层面开启城镇化研究和探索的典型案例(第9章)。

  第五、新中国城镇化历程的三个阶段。

  1、正常健康发展阶段(1949—1958年)。

  计划经济。1953年开始“一五” 计划,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大批人员。

  户口未影响城镇化进程。进城人口:1949—1952年,1398万人;1954—1956年,7700万人。农村人口通过招工、招兵、招生有序进城。

  人员进城后,就有工作、就有住房、就能享用城市基础设施。

  城镇化水平从1949年的10.64%增加到1958年的16.25%,年均增长0.65个百分点。

  进城人员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乡村型转化为城市型,有户口,成为市民。

  2、大起大落停滞不前阶段(1958—1978年)。

  大起:1958—1960年三年大跃进,从农村招工1000万人进城,城镇化水平从16.25% 增加到19.75%,年均增加1.75个百分点。

  大落:1959—1961年自然灾害,粮食减产,前苏联撕毁合同进入三年困难时期,1961—1963年,全国城市2600万人下放农村。城镇化水平3年分别下降0.46、1.96、0.49个百分点。1964年内地建设,分散、靠山、进洞。1965年城镇化水平减少0.39百分点。

  停滞不前: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1700万知青下乡; 1958—1978年的20年间,城镇化水平年均增加仅0.08个百分点,还有几年负增长。

  3、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

  1978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1992年后全面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城镇化快速发展,2022年城镇化水平达65.22%,1978—2022年,年均增长1.04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化水平从20%提升到40%只用了22年,是世界上经历年数最短的国家。

  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是户籍人口城市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两率”并轨难实现。候鸟型流动人口不利于产业技术成长和城镇化质量提升。城市生活门槛高,短期内进城人员转为市民难。二是许多开发区土地闲置。规划面积远大于建 成区面积。三是有的地方出现认识误区:城镇化是刺激房地产,建新城,扩老城,扩大城市面积;城镇化就是拆农村,抓紧让农民“上楼”; 全国183个城市提出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年均增加1.4—1.9百分点作为奋斗目标。

  第六、我国大城市超前发展。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1978年10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一个也没有,2010年10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有6个,到2020年1000万人口以上超大城市有7个。有学者估计到2035年10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有可能就要达到12个,我国现在的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占全国的20. 7%, GDP占全国的30%以上。



图2:中国1978-2010年城市个数和城市规模变化

资料来源 :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防止特大和超大城市过度扩张。

  综合各方面专家比较一致的说法是:“超越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 要”就是过度。见附图3。


附图3: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专家们当前提出的“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治理策略包含以下内容:

  1、设置城市规模的“天花板”。2、严格控制城市人口、用地规模和市辖区数量增加,禁止整县改区或 撤市改区。3、区分核心功能和非核心功能,实行去功能化。4、在确保和增强核心功能的基础上推动部分非核心功能向周边地区和中小城市转移扩散。5、划定城市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6、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 “终极规模”;根据自然条件、交通状况、经济社会发展、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的需要,划定城市开发的具体边界。7、划定耕地、湿地和生态红线:保护耕地、湿地和生态空间,形成特大城市区域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和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发展格局。

  有人说中国的现代化,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特征之一。因此,我们一定要严格控制大城市过度发展,出现了超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过度发展。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是包括资源、环境、生态、基础设施、安全和公共服务这六个因素。

  如果说我们这六个因素通过科技的发展,通过政策的改进,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把综合承载能力提高了,城市就可以容纳了更多的人口了,就会减少用地。也就是说专家们提出来的设置城市规模“天花板”或者增长边界,这个时候就又要重新改动了。而更关键的问题是关于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含义和外延至今都没有准确的界定,特别是公共服务的承载力是怎么测算出来的?

  关于区分核心功能和非核心功能的问题。什么叫核心功能?什么叫非核心功能?现在也很难说清楚。

  所以,这些问题很需要仔细的深入研究,到底如何防止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过度扩张?这是我提出来的这六条办法:

  1、提高城市管理水平;2、完善城市基础设施;3、按照成本—效益评价城市人口和空间的扩张;4、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政策;5、避免向特大和超大城市倾斜的财政、金融、资本市场和价格政策;6、促进周边次一级大城市的发展。

  第1条办法就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我认为可持续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城市的管理,一个城市管理好了以后,很多城市病就不会发生了。第3条就是要通过成本效益分析,然后确定城市人口和空间的扩张。如果城市空间扩张了以后,效益好,那就扩张。

  第4条就是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政策。这是很困难的,因为市场竞争本身就是不会公平的,所以这个问题也需要很好的研究。

  谢谢大家!

  蔡义鸿:叶耀先老师用短短的半个小时,将他毕生的精彩学术观点展现给了大家。他提出城镇化的动力是工业和服务业,他呼吁户籍与常住人口两个口径的城市化率要尽快并轨,最后他阐述了防止超大、特大城市过度扩张的6点办法。非常感谢叶耀先老师的精彩报告。现在我们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原社长沈元勤作主题发言。



沈元勤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原社长

  沈元勤:叶耀先老师确实让我十分敬佩,这是他在耄耋之年出版的又一力作。我记得在2020年一起讨论地震灾后重建选题的时候,提到了一些关于可持续城镇化方面的研究,就确定了《城镇化的动力与要务》这本书的选题,历时三年杀青,在疫情防控期间见面十分不便,但我们编辑尽力争取能在一起讨论、修改。

  这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书稿有很多珍贵的资料,但我们不希望把书出得很厚,尽量精减,不断完善,充实一些新内容和新数据,都是基于作者长期在相关行业从事研究工作,包括对国外30多个国家考察积累的资料。许多观点和理念跟党的二十大对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定位相吻合。如二十大报告提到的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我认为这本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选题好。因为一本好书是要体现国家之需和时代之需。我们国家现在遇到很多问题跟城镇化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整个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均GDP也逐年上升,这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城镇化,带动了房地产、建筑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的城市病、高房价等一系列的问题和瓶颈。如果把城镇化作为一个巨大的工程,城镇化是什么?怎么干?谁来干?我觉得《城镇化的动力与要务》这个书名就很吸引人,让人看到书名就想到城镇化靠什么发展,怎么发展。这也是很多人关注这本书的原因吧。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这些年也出过一些城镇化方面的图书,如2017年出版了一本书叫《说清小城镇》,发行量达到了1万多册,《说清小城镇》对全国121个小城镇做了详细调查,其中有一个调研的情况是75%的年轻人是不愿意待在小城镇。

  今年五一我回老家,在江苏扬州算是较为富裕的地区,近10万人口的小城镇,在发达国家就是个不小的城市,居然连初中都没有了,就一个小学。我上学的时候村里有初中,乡里有高中,镇里是重点高中。也就是说年轻人为什么到县城买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小孩的教育,在县城没有房子连对象都找不到。特别是现在国家鼓励生二孩三孩,如果教育制度安排不合理,势必导致出现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的后果。叶先生书中谈到城镇化的动力要靠工业和服务业,现在应该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合理布置教育、医疗等资源,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赋予动力,也为乡村振兴留住人才。

  二是内容好。该书既有理论性,也有实践性;有观点、有理论,有很多案例;既有国内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也有国外发达国家的做法,尤其是关于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与我们文化比较接近的那些做法,从地域面积人口密度完全可以借鉴学习;既有管理办法也有技术措施,包括城市管理、装配式建筑等;既有发展历程的回顾反思,也有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开篇回答了城镇化的概念和动力,一张图展示了城镇化的动力,体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增进人民的幸福感。后面主要内容阐述了城镇化发展的八大要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有效推进城镇化做法。

  三是非常有价值。出版社出好书要有好选题、好内容、好作者。作者要有学术背景,有研究成果的积累。叶先生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渊博的学识,以及深厚的专业基础,有长期对城镇化的潜心研究,他的写作是基于数据和事实案例的分析,例如图表的归纳做得很精细。在书的最后,叶先生对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所以,这本书有很好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希望此书的出版能为广大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领导、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师生提供有益的学习参考,希望能为推进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积极作用。

  蔡义鸿:非常感谢沈元勤社长给大家提供这么一个好的作品,这是你们精诚合作的结晶,是给广大读者和社会提供一个很宝贵的精神财富。城市化网是传播、交流城市化专业知识与信息的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做为城市化网的创始人,我们愿意为此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非常感谢沈元勤社长给大家介绍了这本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以及专业评价。现在我们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原党委书记、副院长刘燕辉作主题发言。



刘燕辉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原党委书记、副院长

  刘燕辉:1985年我与叶老同一天入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当时的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叶老是院长(主任),我是入职的新兵,30多年的渊源。叶老除了当院长这个角色外,很大的角色就是在院里推崇新思想、新思潮,回想起来受益匪浅。像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这样的英文词汇,都是从叶老那里听到的,对年轻人的成长非常有意义。

  首先,祝贺在建工出版社支持下《城镇化的动力与要务》顺利出版。一是内容非常丰富,对城镇化的动力与要务阐述得很清晰;二是选题好,与时代同步;三是案例多,实实在在、长期积累;四是并非人云亦云,有独到见解。作为一个学者、知识分子,没有跟着风向跑,而是观点明确,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在书里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关于装配式建筑的章节就很客观。这种真正站在国家的立场、站在行业的立场、讲真话难能可贵。

  城镇化的要务是发展工业和服务业,首先提到建设住房和基础设施,我觉得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上,住宅建设领域功不可没,应该排在首要的位置。改革开放初期,在国家住宅水平很低的情况下,我院率先组建了专门研究住宅的机构,针对性地研究了很多课题,包括工业化、住宅产业化等方面。叶老让我们给住宅产业化做定义,提供了日语、法语、西班牙语、英语的文献,给出了我国的定义。叶老是中国住宅产业化的开拓者,带领我们率先启动住宅领域的国际合作,这在中国的住宅史上可圈可点,是特别重要的一页。

  启动国家科技部组建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也是重要环节,过去很少把建筑业、住宅业当作科技部的项目。叶老带领我院组建了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克服了很多困难,同期组建的有袁隆平的水稻中心、电动汽车中心、高清晰度彩电中心等。这些中心事关衣食住行,是国家发展的命脉。改革开放40多年,住宅领域的发展让全国人民受益,没有住宅领域的高速发展,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城镇化。

  早年我去日本留学,学习的是日本村镇建设。日本导师建议我回国后暂不要搞村镇,说中国村镇是20年以后的事,你回去要先搞住宅。巧遇,回国后第十天叶老把我调去搞住宅的部门,这对我的职业生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当国务院发布新农村建设文件时,正好是第20年的时候,也验证了日本和中国的城镇化过程实际上是相似的路径。

  现在提出好房子,每个时期建设的不能说不是好房子,不能脱离了历史看问题。这本书收集当年研究小康住宅的十个要素,现在回看那十个要素,比如垃圾处理袋装化、自行车入库、预留汽车停车位等,都感到有些落伍了,但当时是很超前的。编写居住区规范的时候,当时汽车停车率定为不能低于10%。专家在审稿时提出哪有那么多汽车?当时说自行车入库,配置是按一家1. 5辆自行车考虑的。套型面积要稍大一点,那时的司局级住房是72平方米,现在90平方米算小户型,发展太快了。所以,我认为住宅是城镇化快速发展中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很快,有没有逆城镇化的问题可以讨论?现在农村的现状实际上是令人担忧的。我当过插队知青,也经常回到农村去看一看,今天的农村完全不是当时的样子了,没有根了,大家都不愿意呆在农村。当时我们知青去农村的时候,抱着最大的一个理想——消灭三大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现在和年轻人讲这些,他们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好像没消灭三大差别。现在与城镇化联系起来看,不仅包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这三点,可能还要赋予更新的含义。

  我认为城镇化这么一个大课题,涉及这么一个大的范围,而且这么一个趋势下,反过来我们可能在关注城镇化的同时也要关注乡村振兴。

  谢谢大家!

  蔡义鸿:刘燕辉总建筑师从住宅建设是城镇化的动力与要务,谈到了住宅产业化在中国的兴起,认为城镇化其核心是人的问题,是如何真正地去推进缩小“三大差别”,关注乡村振兴。感谢刘燕辉总师的精彩观点。现在我们请张晓彤秘书长作主题发言。



张晓彤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

  张晓彤:首先向叶老《城镇化的动力与要务》新作出版致敬!叶老是参加过《中国21世纪议程》的编制工作的老前辈,也是我们的老领导,我所供职的机构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由叶老缔造的。其英文名称China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Human settlements,正是由叶老确认,对应着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对于可持续发展五个议题之一“人居”(Human Settlements)。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大和全球的领导人共同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时候,首次把城市和人类住区作为单独的一个目标领域,也就是第11项目标“建设包容、抵御风险、安全、可持续的城市与人类住区”。

  我们在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过程中发现,近10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考量城镇发展可持续性的对象、主体和过程,某种程度上都发生了接近颠覆性的变化。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颠覆性、突破性的思维去对它进行研究、落实,去辨识城镇化的驱动力和要务。

  叶老著作的主体架构虽然是以一个国内的语境去描述的,但我能非常清晰地感受到他是从全球《21世纪议程》《千年发展目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对于城镇化发展目标的脉络进行阐述的。叶老作为这些可持续发展议题在中国落实的亲历者,以国际视野,国家意志和地方实践相互结合起来,给我们清晰地描绘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形成背景和研究规律,给我们后学者一个非常充分的历史纵深感。


  再次向叶老表示崇高的敬意,对他的新书表示由衷的祝贺。

  蔡义鸿:张晓彤秘书长用:“亲历者,国际视野,国家意志和地方实践相互结合起来,给我们清晰地描绘出了我国城镇化发展形成背景和研究规律”对《城镇化的动力与要务》一书做了高度的概括。谢谢张晓彤的精彩发言。我们现在请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执行院长、副教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专家委员于长江老师做线上发言。



于长江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执行院长、副教授,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专家委员

  于长江:我没在北京,这几天在安徽的一个村庄里。我看了叶耀先老师的PPT,也听了各位的发言,这本书对城市化研究有非常大的启发。特别是对于我国特有的城市化历史过程的梳理很有价值,对于如何防止超大、特大城市过度发展提出了很关键的建议。

  从未来的角度讲,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期,对城市化,传统的理解,隐含着一个前提,就是我们想象中的“乡村”和“城市”两种形态,“化”就是从“乡村”转入“城市”的过程。可是,当下传统意义的“乡村”和“城市”这两种典型的形态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前面有两位专家发言,也对今天的“乡村”还能否算是一个完整的形态表示担忧,而实际情况是,过去二三十年大城市的急剧膨胀,其力量已经扩展到了乡村。在现代通讯技术、物流、科技变革带来的这种去中心化的趋势下,“城市”和“乡村”这两种形态的存在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受到了挑战,“城”与“乡”的界限,已经在打破中,乡村的经济、文化、物流、信息、习俗等越来越多地受到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影响,独立性在不断弱化。

  如果从“人”的角度看,全国各地一些比较前卫、引领潮流的人口,比如说15—25岁的年轻人和经济条件好的人们,他们往往是既喜欢乡村,又喜欢城市,就是追求一种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的生活状态,这种趋势越来越成为现实需求。

  由此,我个人觉得,从未来看,城市化研究要关注理想的“城市”或“超大城市”的概念和现实形态里,究竟该包含有什么?未来“都市”,可能会需要一种兼容传统意义“城市”和“乡村”的社会形态,就是说未来的超大城市里边也能包含有传统的乡土文化和乡村要素,这样就使得“城市化”成为一个“城”和“乡”之间互相包容和兼容的关系,超大城市的发展可能肩负着城乡社会文化要素兼容的使命,这种新的城市形态不仅是人口多,产业发达,还兼具原来所谓“城”和“乡”文化的多元社会文明形态。

  蔡义鸿:于长江老师阐述了未来的超大城市里边也能包含有传统的乡村,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和乡之间是互相包容和兼容的新形态。这样的话我们的城市化质量会更高一点、更好一些。谢谢于长江老师的精彩发言。现在有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公司总经理李昊作主题发言。



李 昊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科技公司(创思智趣)总经理

  李 昊: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城镇化的百科全书或者辞海的内容,亮点非常多。

  第一、出版的时间点非常合适。2022年是我国人口第一次负增长,也是一个拐点,包括最新一季度统计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人口也是首次开始减少,特别是广州、深圳,包括房价实际上这两年也是到了一个拐点,城市发展也是到了一个重要的拐点。那么,在拐点到来的时候,我们回望过去三四十年快速城镇化历程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说这本书在这个时间点出版,供学界业界学习反思,回顾过去城镇化的历程非常有必要。

  特别是近几年,我们城市规划行业是往城市更新方向关注更多一些,城镇化的热度也没有前些年那么高了,但是站在当前这样一历史拐点,我认为非常有必要重新来梳理我们的城镇化历程,并且对它进行一个深入的回顾和反思,那么我觉得这本书也是恰如其时。

  第二、内容的重要性和丰富性。刚才只是简单翻阅学习了一下,非常受到震撼,对于城镇化的认识提出了八大方面,包括四个方面是关注硬件,还有四个方面是关注软件,特别是针对软件这个部分,我觉得恰恰是城镇化发展到中后期,因为现在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0%以上,70%之后就进入中后期,那么软件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深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如何看待我们的城市以及进入中后期之后的城市化,如何进一步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三、可资学习的创新点。既包括技术内容上的创新,也包括视角上的创新。我们城市规划的行业视角来说,更多是研究宏观的城镇化进程,从整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再到各个区域,再到城市群,然后再到一个城市的一个总规,这样的一个研究思路,当然这几年也逐渐结合城市更新往存量空间、中微观渗透。

  我觉得这本书在宏观视角和中微观视角上取得非常好的一个平衡。既能看出对建筑居住和建造方面的技术,也有很多技术的总结,包括创新技术,又能与宏观的城市管理、城市更新等公共政策相结合。同时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前瞻性。关于韧性城市、生物通道等一些各个领域比较前沿的创新技术思路也都有所涉及.

  最后,我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当前在我们快速城镇化三四十年之后,站在历史节点上来回顾过去城镇化的历程,可能不是说简单地来评价城市化的好和坏,如何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看待我们后续的一个城镇化,尤其是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多个方向,包括经济增长,全球整体经济下行比较严峻,以及人口结构性变化的形势下,如何来看待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丁克家庭的出现、房价、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问题和发展变化的趋势。

  关于户籍制度优化思路的探讨。我不算比较年轻的,但在我很小的时候看新闻联播说城乡户籍制度要怎么改善和优化,到我上中学、大学、研究生都一直在提,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户籍二元制度依然存在。对于区域和城乡的发展以及这种固化的路径,实际上一直有很多这种阻碍,如何实现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公平,更好地促进实现这种公平、公正和正义的城镇化,可能是下一阶段的一个重点。这几天高考前填志愿是热点,像河南省130万考生,北京就几万考生,清华、北大录取的人数北京还是河南的两倍。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我国户籍制度伴随着更多的是一系列发展的权利。

  感谢各位专家!

  蔡义鸿:谢谢李昊总经理用城市化百科和辞海来形容,我觉得很准确。因为关于城市化的涵义,我们城市化委员会成立十五年来专家们也是炒翻天了,不同部委、不同专业、不同角度都有不同的理解,但城市化委员会鼓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大家有争论没关系,但是有一条原则就是希望把城市化的工作高质量地向前推进。

  刚才李总从户籍制度的角度谈到了社会公平等问题,我觉得可能通过叶老师这本书引导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体制机制深化改革的探索,户籍制度应是改革的硬骨头、深水区。感谢李昊总经理的精彩发言。

  李迪华老师跟我说过,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最大的贡献就是率先发布了户籍和常住人口二个口径的城市化率及其差异率。现在,我们现在请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老师作主题发言。



李迪华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李迪华:我有一个快速阅读的习惯,一个小时之内把一本书读完。读完《城镇化的动力与要务》之后,感觉跟最近读的其他书不大一样,书的内容一直就在我的大脑里回旋,那几天我基本上就沉浸在书里面了。和李昊讲的相近,这本书就像是一部关于思考中国城镇化问题的百科全书,可以引导着我们从多视野和多角度思考。

  在过去的岁月里,无论是我们的教科书,还是我们的管理和政策,基本上都是在寻求一种标准答案,缺少交流与反思,更没有在已经发生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听到不同声音和调查研究去做政策的微调。一些问题出现之后,都要到了非要正视不可的时候才发现仍然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刚才沈老师讲的乡村小学消失的问题,太严峻了。有到西部地区支教的学生和我说,遇到有的村子里面一个老师教三个学生三个年级,有的村子7位老师4个学生三个年级。这样的“学校”或称之为教学点应该把它保留下来还是撤并掉呢,这不就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真问题吗?!

  很显然,这样的教学点必须保留下来了。这几位学生太幸运了,能够每天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从小就在养育它们祖辈们的土壤得到熏陶,从小就在生活中理解自己的生活和文化。过去这些年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几乎是以几何级数的速度消失,相关政策出台的时候,多少人会想到乡村教育牵连的乡土文化血脉传承问题?

  今天中国的城镇化所面临的这类问题,如果现在不开始反思,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未来有一天,可能会出现城市容不下,乡村回不去。关注这样的问题,必须有对城镇化的多元视角,叶先生的专著提供了这方面的思考内容和方法论。

  这样的反思应该从教科书开始。学生能够阅读到的城镇化和城乡规划教材,普遍缺乏多样化问题探讨的视角和思维。我在阅读叶先生的这本书的时候,有和阅读刘易斯·芒福德的书一样的体验,差别是叶先生的书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中国人的体验。希望这样的书能够在更大的范围让人们来知道,成为规划、设计专业同学和从业人员非常重要的辅助性读物,能够进课堂,出现在相关专业人士的案头。

  这本书的可读性非常好。叶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从感性素材的收集、分析归纳,到方法论的思考,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书中的每章都是一个独立的思考,把各个章节放在一起又完整地反映了叶先生对城镇化40年的发展历程与成就的持续探索。我们的城镇化成就是不是可持续的?这些成就能不能让子孙后代有一天会怀念我们这一代人给他们留下的财富?这样的问题,需要从多角度探索中国城镇化的动因、绩效和方向,这就是叶先生的著作的价值。

  阅读这一本书,一定要首先领会每章第一页上叶先生引用的箴言,它们是叶先生为读者提供的方法论。


徐富海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蔡义鸿:非常感谢李迪华老师推荐《城镇化的动力与要务》这本书做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刚才迪华老师认为这本书可读性非常好,要大力宣传推广,并建议成为规划、设计专业同学一个非常重要的辅助性读物。


  我们第一个环节主题发言已经结束,现在进入第二个环节,互动交流,大家可以自由发言。



  蔡义鸿:关于户籍二元制度的改革,虽然有点尤抱琵琶半遮脸的感觉,但一直在推进,近年来值得点赞的就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均推出了积分落户的政策,并在不断优化。


  叶耀先:关于积分落户政策是有所进步,但就比如在北京某大院小区理发多年的老师傅,在北京居住工作了二十多年了,像这种一个理发的小技能,就可以养家糊口,这就是服务业。比如在北京生活超过二十年的,是不是应该给他们户口?

  于长江:乡村现在是越来越弱化到了一个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变成一个各种外部力量——包括金融、流行文化、科技产业等——纷纷介入、内部社会急剧分化、某些结构正在瓦解的场域,甚至可以夸张一些说,“乡村”已经变成一个幻觉,只存在于像李子柒哪样美好的人造田园影像中,或者像千千万打工者自我心理安慰地想象还有的一个“可以回去的家”,但现实是大量的长住城市的来自乡村的打工人口,在城市落不下地,而在经济出现一些波动的时候,他们其实也回不去乡村。比如像春节前后沿海地区一些打工者回到乡村老家,没有及时回来,但这批人在乡村呆一段时间以后,又感到乡村也没办法久留,还要回到沿海发达地区,尽管沿海地区也没原来那么多机会——原来想象的作为最后退路的乡村老家,回去以后发现生计很难——尽管生活成本低一些,可维持时间稍微长一点,但在创业、就业等方面不可能有更多机会。

  蔡义鸿:我们现在请这两位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年轻人讲讲。



周 舟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景观中国融媒体编辑

  周 舟:我来自一个四线的沿海小城。本科期间我在西安某高校就读风景园林专业,毕业后又前往英国深造。去年毕业回国后,我面对工作和生活城市的选择,很纠结。父母都很传统,非常希望我回老家,算是养儿防老,但我又面临与专业相关工作机会较少的难题。事业编、公务员是我们这一代父母心中非常好的就业去向,在老家我可能会考虑此类工作,但月工资仅2000元。

  最后我还是选择来北京就业。实不相瞒,我现在的工资刚好月光,用于房租和日常生活。有的时候我会迷茫,要不要长久地留在北京?买房给自己和家庭造成的压力、结婚生育的成本付出等等,都需要我们这些刚步入社会、想要在大城市稳定扎根的年轻人慎重考虑。

  我们95后这一代年轻人,在北上广深立足扎根,其实是想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用更大的视野看世界,这可能是我们心中一个普遍的想法。


高雨婷 《景观设计学》期刊 编辑

  高雨婷:我了解到,目前很多小城市家庭存在父母一方和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的情况,这就造成很多家庭一方面长期处于分居的状态,一方面还面临着落户难、难以扎根等问题。虽然这其中很多不是从乡村到城市的流动,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还有很多类似从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到大城市的流动。  高雨婷:我了解到,目前很多小城市家庭存在父母一方和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的情况,这就造成很多家庭一方面长期处于分居的状态,一方面还面临着落户难、难以扎根等问题。虽然这其中很多不是从乡村到城市的流动,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还有很多类似从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到大城市的流动。

  对于这些家庭而言,可能还面临很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例如爷爷奶奶一辈在老家就医养老的问题,这也给在大城市奋斗的人带来很大的压力。从一个家庭的角度说,能做到的就是尽量从个人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我认为如果能有一些政策上的优化的话,对于一个个小家来说,会给生活状况带来一些好的改变。


  其实像在北京等大城市生活,即使无法落户,是不是也不应该是那么难的一件事。比如按目前的政策,在北京交满15年社保之后,就可以享受北京退休待遇,这其实解决了医疗等很多问题,减少了很多后顾之忧,感觉压力也会相对小一些。所以,希望各位老师、学者们在城市更新研究及公共政策等方面有所突破,让城市化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李东禧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原主任、编审

  李东禧:从事出版工作多年来,我深刻体会到出版社要拿到一本好稿子,其实非常难。这次沈社长把这部书稿交给我,我觉得真的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李东禧:从事出版工作多年来,我深刻体会到出版社要拿到一本好稿子,其实非常难。这次沈社长把这部书稿交给我,我觉得真的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编辑工作也有一种压力,就是图书的差错率。出版社的图书差错率要低于万分之一,超过了就要被通报,所以不敢怠慢。编辑工作也是个高风险的行业,图书为什么要三审三校,因为绝不能岀现政治或宗教的问题。


  作为编辑,都想组到一本好的书稿,然而优秀的作者、恰当的题目和高质量的内容是可遇不可求的。《城镇化的动力与要务》这本书是一本十分难得的好书,读了书稿以后我收获良多。所以说,遇到一位好作者真的是太幸运、太难得了。我就是有感而发,谢谢大家!


  蔡义鸿:今天各位嘉宾围绕《城镇化动力与要务》这本书,结合我国三四十年来城镇化发展历程,有感而发!畅所欲言!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观点和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第三十九期城市化研讨会见。最后请大家移步院外合影留念!

 
相关新闻
新闻 更多>>
专题 更多>>
三亲教育:中国式乡村教育探索之路
金秋十月,笔者有幸应邀陪同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副主任、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书记、全国城乡融合智慧化工作指导小组组长刘首文,赴山西长 ...
第三十八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城镇化的 ...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自2008年1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城市化的研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城市化的学术争鸣一直没有停止过,恰逢由中国建筑 ...
第37期城市化研讨会——主题:从《质量强 ...
  从1996年《质量振兴纲要》到2012年《质量发展纲要》,再到近日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质 ...
委员会动态 更多>>
案例库 更多>>
顺德高质量重构产业空间的实践与探索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凭借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30多年来经济发展一路高歌,以仅占全国0.43%的土地,产出 ...
以白云机场为例论TOD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 ...
航空+轨道+公路+航运的多式联运,成为当代中国城市之间连接的重要方式。机场,作为城市中规模最大、能级最高的交通枢纽,是城市与世界交往的窗口。纵观国内外知 ...
城区平衡发展的实践与理论——以上海市长宁 ...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长宁区还是一个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地区。当时经济发展是上海10个中心城区的倒数,城区东中西和南北发展差距都很大。在小平南巡讲话和上 ...
城市化论坛 更多>>
城市化杂志 更多>>
城市化峰会 更多>>
城市化委员会 更多>>
张幼云 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前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张幼云: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前中国就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   &nb ...
 
指导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
主办机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

电脑版

2024-04-27 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