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个月,用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大四学生小许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太煎熬了”。3月以来,小许的手机陆续收到分期乐、名校贷等多家网贷平台的催还款通知,每笔少的有七八十元,多的有1000多元。根据小许和校方的说法,类似情况的同学还有18个,他们都是把个人信息提供给该校大四学生小飞,后被小飞用于网贷,总金额70余万元。3月起,小飞没有再按时还款,人也联系不上。(4月8日《海峡都市报》)
这些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校园网贷”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与“逛淘宝”一样流行,有人用来购买高档手机,也有人用来改善生活品质……不过,随着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其负面效应也不断显现:今年3月在河南,一名大学生通过网贷赌球,结果欠下60多万元的债务,最终跳楼身亡;如今在福建,又有19名同学被学长欺骗,无缘无故就被“网购平台”催账……从这些案例来看,校园网贷这个行业的发展,的确还不够健康与完善。
对于新兴的网购平台来说,大学生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一方面,他们已经成年,而且有一定的经济支配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又未走入社会,缺乏人生历练,整体要单纯很多。于是,不少“网贷平台”就将目光对准了大学生。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的《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显示,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既然辐射人群并不少,那对网贷平台,尤其是校园网贷,便不能不关注、不能不重视。
必须承认,网购平台的出现,其初衷是为了带给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更多的人以方便的,但由于这是新兴行业,缺乏足够有效的监管体系,最终一些网贷行为并没有给当事人带来方便,反而变成了一种负担。这背后,有大学生个人防范意识的缺失,但更多的责任,还在于网贷平台把关不严,比如,对贷款者的资料审核不严,最终导致冒用他人资料贷款的事情时有发生,再比如,对贷款者的偿还能力缺乏科学的评估等等,这些问题,是网贷平台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这些现实案例,还有一些网贷公司的跑路来看,如今的互联网金融,已经处在一个拐点上,往前一步是春天,退后一步是灭亡。所谓“往前一步”,就是行业如果能够净化、规范,该转型的转型,该提升的提升,从无序野蛮的生长状态转入稳定持续发展的状况,便可能迎来这个行业的“春天”;如果继续固守当前的野蛮状况,其“红利期”很快就会衰竭,最终带来的,必然是公众对互联网金融的失望,那这个行业的前景,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但很显然,在利益的驱动下,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的自我净化,很难让其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这意味着,对“校园网贷”来说,管管更健康。可喜的是,银监会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经下发,正处于征求意见的阶段,希望这能尽快落地,给网贷戴上“安全帽”,避免让更多无知的大学生成为无辜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