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复原“乡贤文化”还得再思量
时间:2016-03-15 17:02:29  来源:光明网  作者:王传涛 

    在全国“两会”开始前,一位安徽籍博士曾向媒体写信感慨,认为现在农村很多传统民俗在退化,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有待改进。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对此给出了自己“良方”。他认为,继承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让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对农村发展有积极意义。(3月12日 澎湃新闻)

  客观说,乡贤文化在我国近代以前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尤其是教书育人、传道解惑,都是通过乡贤们来完成的。这与我们经常在古装电视剧里听说的“告老还乡”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即一个村庄的知识分子能够在晚年回归故里,并能够成为当地的望族,这一点对于兴旺当地民俗及文化非常重要。那么,当下农村及农村文化的衰落,与知识分子的流失,有着莫大的关系。

  但是,我个人对农村文化的保护还是比较悲观的,因为就当下我国城乡人口的结构比例来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的,现在西方国家的城镇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大约在7:3甚至8:2,而我国城镇人口仅为56%,那么,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也应该会朝向这样一个方向。

  因此,在未达到一个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之前,农村的问题仍然需要重视。也不是说,官员、知识分子、工商界的成功人士告老还乡就能解决的问题。总体上讲,农村的衰败,是生产力决定的,即当下的农村已经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了,那么,在农闲之时,农村人就一定会奔向城市去打工去赚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几个退休官员、知识分子回到农村,又有什么作用可谈呢?

  最关键的问题是,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可能比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更快,无论政策如何引导,投资的热钱肯定是先流向城市的。这是市场规律决定的,也是人气决定的。因此,告老还乡也仅仅是一些怀旧知识分子的一厢情愿,没有好的医疗条件、没有好学校、没有高速公路、没有机场,甚至有些地方没有手机信号,拿什么告老还乡?

  对于农村文化的衰败,我个人认为,应该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我们所怀念的农村文化,是根植于农耕文明,那么,当下社会肯定不是农耕社会了,甚至都不是工业社会,它是信息社会,是知识社会,一些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产品,势必会被淘汰。因此,对于农村文化,还是要理性地、辩证的来看,要用大历史的观念去看——有些东西,势必会由燎原之势退到星星之火,而有些,则必须由星星之火,成长为燎原之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