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2月21日新华社)
在国人传统观念里,如果能居住在一个封闭小区,特别是单位大院,那必将是极好的。因为那样,外有保安守门,内有绿地红花,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入内,不仅是身份的象征,还是居住安全的标志。长久以来,这种小区用围墙将城市割裂成一个个封闭的小单元,就像身体上的毛细血管被阻塞一样,往往只能搞内循环,阻碍了城市交通和经济的繁荣。
表现更甚的是一些特大中心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中心城区部分区域大宗用地开发较为普遍,形成宽马路、大广场、超大社区,既加大了出行距离,不得不迫使人们开车出行,因此导致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等“城市病”,这种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造成街区宜居性不高,社区活力缺乏。
如何改变这种情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意见还同时提出,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
可以说,这种理念的提出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完全颠覆了人们固有的观念。可以预见的是,通过打开封闭小区,就能让各小区中的道路向路人开放,从而使这个城市的毛细血管畅通起来,一方面可以使人们通过选择更便捷的路径来出行,缩小出行距离,从而减少用车出行频率;另一方面也能将封闭小区内的闲置道路等资源公共化,缓解出行压力,带活区域内经济资源。这些神经末梢被激活,也使整个城市资源变得流动起来。
实际上,纵观世界城市化、现代化和汽车化进程,街区化也是破解城市拥堵的一剂良药。近年来,为应对这些城市拥堵难题,各国在采取对汽车拥有量直接调控、严格控制公务车的拥有和使用、征收高额停车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方式的同时,一直都是在发展小街区,通过畅通城市毛细血管,使城市路网稠密,四通八达,也就不会出现像我们一些城市经常发生的交通堵塞现象。在国内,成都市去年9月正式宣布将在年末前启动建设九大“小街区规制”示范区,已经走出了探索之路,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街区制的推行当前仍面临着不少现实阻力。如人们的思想观念误区需进一步疏通,如可能还要受到一些单位和物业的阻挠,等等。因此,一则,建议各级政府机关要率先垂范,将政府机关和单位大院加快开放步伐,以进一步引领街区化的推行。二则,建议各地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街区制理念,并采取具体措施保证在现实中得以顺利推行。三则,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加大宣传、破除居民观念上的藩篱,让人们支持街区制规划,才能保证街区制顺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