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说,中国664个地级市,其中有180个以上的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针对国内某些城市的如此“雄心壮志”,一些专家不是两眼放光,而是忧从中来,认为这一提法值得商榷,在淡化追求GDP的时代,不应走入另一极端,滥喊口号,一味追求和陶醉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好梦”里,而应头脑清醒,脚踏实地,善而为之。
逐梦
近日有报载,“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6.59%,中国只用30年时间就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未来5年时间,预计中国将有超过半数人口生活在城市里。”这是已经过去的事实,相信不会有人怀疑。
问题是,接下来的报道“在全国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城市提出希望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3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中心商务区”,这就不得不令人为之惊诧。有例为证:去年,长沙就提出要建成“富有湖湘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城市”;今年2月7日,昆明在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2月14日,相关专家透露,西安计划建第二国际机场,“打造世界文化之都”。
再看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共25个地级市,也有80%以上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仅舟山等有“自知之明”的少数城市未提。
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建国际化大都市的热潮,在我国兴起已十年有余,随着经济全球化对各地经营城市的冲动力的强烈拉动,越来越多的城市抛弃了“本土化”和“全国化”,直奔“国际化”理想。由于行政区经济的利益冲动,在地级市“带动”下,部分县级市也提出建设“国际化”都市,也喊出要建一流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有些城市仅仅吸引了若干个外商投资项目,甚至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双语学校,即号称自己奔向国际化大都市,不仅国人反感,也会让外人贻笑大方。”
一些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偌大中国,有若干城市将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是正常的,但一些地级市乃至县级市也对国际化大都市乐此不疲,就显得有点浮躁了,“不过,就当做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吧!”
析梦
国际化大都市有“门槛”吗?郁鸿胜介绍,国际化大都市的评价标准包含了基础设施国际化、经济国际化、贸易国际化、金融国际化、产业国际化、教科文国际化和外语环境国际化等多项标准。他认为,国际化大都市应是分层、分级的。“世界上真正全球化的、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也就那么几个,即纽约、东京和伦敦;下一个级别是洲际级,譬如亚洲范围内的香港、新加坡等,这些城市在洲际范围内有较大的辐射影响;再下一个级别是地区级的,这回才轮到上海、北京等国际城市。”
为何这么多城市热衷国际化大都市?郁鸿胜说,目前,国内180多个地级市“妄提”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但对其城市能级、国际化程度进行认真考量者则寥寥,多是将“国际化大都市”这个光环,作为进一步向上索要资源、争取扶持政策的工具。
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么多城市提出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确实滥了点,不切实际,如今不提追求GDP了,另一种好大喜功出来了,反映出少数地方政府仍在盲目追求政绩和形象的不良倾向。
不提国际化大都市是否有“落后”之嫌?刘志彪进一步分析,这可能就是少数地方政府的担忧所在,“说到底,是这些地方政府对国际化大都市的内涵没弄懂,如果不提国际化大都市,心怕别人认为不开放,误解为内陆城市或封闭城市。”
醒梦
郁鸿胜认为,国际化大都市不应是每一个城市的追逐目标,但它可以是每一个城市发展的环境目标。“国际化本身就是一个人文生态环境,就如同纽约,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到那里去读书、就业、居住和投资,无需分内外产业。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国际化是全球化、一体化在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发展阶段,国际化包括融入国际化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建立符合本土地域发展的重大体制和机制的软件建设,才应是我们城市的发展目标。”目前我国的发达城市与全球的国际城市相比较,城市硬件建设可以说够得上是一流的国际化城市,但在软件建设上还有较大落差。这正是我国国际化城市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