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让城市发展更“自然”些
时间:2015-12-30 10:01:06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迅 

    城市的意义在于引领国家发展,给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城市的出现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尽管全球城市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但全世界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我国正进行着人类历史规模最为宏大的城镇化进程,这一划时代的进程将广泛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

  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全国80%以上的经济总量产生于城市、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今后还将有大量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城市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或多或少的“城市病”挑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人口拥挤……清醒认识我国城市发展的突出短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关键就是要认识、尊重并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这些规律涉及各个方面,但抓住荦荦大端,应该重点把握四种关系。

  首先,要把握好城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如果脱离经济发展而人为大搞“造城运动”,难免会出现无人居住的“鬼城”“死城”。因此,城市发展不能只要地不要人、只要“白领”不要“蓝领”。

  其次,要把握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促进二者共生共荣、相得益彰。长期以来,农村作为分担城市发展成本的空间载体,是城市活力的蓄水池,也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为城市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农村空心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大力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的发展一样难以独善其身。因此,应该启动城乡之间人口的双向流动秩序,形成城乡的良性互动。

  再次,要把握好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促进二者相互耦合、彼此配合。芒福德说过,真正的城市规划一定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一旦脱离整体空间布局的区域规划,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首先就体现在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协调与平衡。只有注重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才能控制住中心城区的规模,减少中心城区的“城市病”积累。

  最后,要把握好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二者和谐共生。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宜居性,内在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即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因此,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控制对自然环境最小的人工干扰,最终实现从摇篮再回到摇篮的目标。

  “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城市的命运,决定着地球的命运。”城市建设具有复杂性、系统性、阶段性和长期性,如何让绿色智慧人文城市从理念走向现实?应该从理论体系构建、技术体系构建、政策体系构建、实践体系构建等方面共同发力,但归根结底还是一条:尊重城市发展规律。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