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快报》报道,日前,来自粤港两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历史建筑使用者在广州举办了一个论坛,主题是“历史建筑的合理利用”,探讨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据有关人士透露,目前广州的历史建筑仅7.6%暂时无房屋安全问题,绝大多数都亟需修缮。
其实,关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广州制定了专门的法律——《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其中对历史建筑的认定、保护、利用等等都有详尽的规定。比如历史建筑保护,《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历史建筑的保护责任人应当依法使用和修缮历史建筑。”那么,谁才是历史建筑的保护责任人呢?这一条也作了规定:“国有历史建筑,其代管人是保护责任人;没有代管人的,其使用权人是保护责任人;代管人、使用权人均不明确的,国土房管行政管理部门是保护责任人。”“非国有历史建筑,其所有权人是保护责任人;所有权人下落不明或者房屋权属不清晰的,代管人是保护责任人;没有代管人的,房屋使用人是保护责任人。”很清楚。
关于历史建筑的利用,同样也作了详细的规定:“鼓励、支持保护责任人利用历史建筑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地方文化研究,开办展馆、博物馆,开展经营活动,以及以其他形式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但应符合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第二十七条)
规定这么详细,还有些什么问题呢?我估计最大的问题应该在历史建筑修缮方面,这从有关人士强调只有7.6%的历史建筑没有安全问题、大部分都需要修缮可见一斑。《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历史建筑的修缮费用,由保护责任人承担。保护责任人不按规定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或者保护责任人之间对历史建筑的修缮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历史建筑所在地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可以委托有关单位代为修缮,费用由保护责任人承担。”
这就意味着一旦被认定为历史建筑,产权人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自主权,导致很多人很抗拒自己的房产被认定为历史建筑,就像论坛上专家说的那样,历史建筑的价值在于稀缺性,只要引导得好就会彰显价值,“历史建筑业主并不会像现在那样反感挂牌。”其实这也是这一类立法常见的现象。
产权相对不明,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的确是个很大的难题,尤其是经济发展仍然要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土地财政的背景下,更是如此。好在广州最近这些年十分重视历史建筑的保护,这部《办法》就是很好的例子。我想,既然已经制定了法律,一切就应该依法去做,只有这样,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才会有章可循,不会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