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破解大城市病,近来北京相继推出了系列举措,一张首都瘦身图日渐明晰,今后北京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众多包括批发市场在内的机构和企业有望搬迁到北京周边地区。按照规划,北京还将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规划建设,瘦身的具体目标为:在2017年取得明显成效,“控”与“疏”双管齐下,严控新增人口,2020年人口控制在2300万以内,中心城区力争疏解15%人口。
北京城市瘦身的思路非常明确,即疏解非首都功能。其实早在2005年制定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就已明确北京市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不再提“经济中心”,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一系列瘦身行动并非简单进行产业转移,而是要放弃很多产业。从实现的途径看,涉及城市规划方面的问题,政府一般可以按照自身的意志做出布局,然而,今天我们讨论破解大城市病这一问题,产业布局只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除此之外,接下来还无法回避人口控制这个重大问题。能否以最少的行政干预和最高的效率实现人口外迁,将直接影响到破解大城市病的进程和效果。
按照最新规划,北京2020年人口将控制在2300万以内,中心城区力争疏解15%人口。为此官方提出的策略是“控”与“疏”双管齐下,这两种策略中,过去使用较多的是“控”,即通过在教育、户籍等方面设置各种制度门槛,从而实现人口控制的目的。事实证明,这种措施尽管作用很明显,但其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人口数量虽然得以控制,但也抑制了正常的人口流动,一些措施甚至存在制度歧视嫌疑,对于城市的发展和民众的权益满足极为不利。现在的问题是,北京要疏解大量人口,这种存在明显缺陷的策略作用恐怕都极为有限,政府可以主导产业转移,但人口是否会随之外迁,目前恐怕要打一个问号。制度门槛不再起作用,一个产业的背后有大批的工作者,对于他们而言,可能会选择外迁,当然也可能存在其他替代选项,比如留在北京找一份其他工作。如果政府部门通过行政命令要求他们外迁,这种做法显然不合适,留在北京或前往周边地区,政府说了不算,最好的做法是民众自己用脚投票,政府部门唯一能做的是去引导,即所谓的“疏”。
从目前的一些表态来看,政府部门的确在试图完善“疏”的工作。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系统工程,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就表示,“首都聚集着大量的优质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仅是北京的,更是属于全国的。”提到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过程中,要推动首都的科技、产业、文化及公共服务资源延伸到周边地区,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其实,所谓的大城市病,归根结底是资源过度集中所导致的,人口跟着资源走,过去北京集中了大量资源,所以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今后要试图引导人口外流,资源的重新配置是无法回避的工作。如果在北京郊区就能享受到就业、上学、就医等基本公共服务,如果中心城区和外围地区的公共服务差距逐渐缩小,人口控制的难度势必大大降低,大城市病问题也就能有所缓解。
北京大城市病积弊已久,破解这一难题必然涉及复杂的社会工程,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今后的大方向,对于北京周边地区而言,这意味着很好的发展机会。吸引人口的关键是资源与机会,意识到这一点,这样一个大工程也并非想象的那么复杂。首都的资源“是北京的,更是全国的”,政府部门接下来主要要做的,就是利用政策工具合理分配资源。当然,这一做法不仅对北京适用,其他存在大城市病的城市,也无法绕开资源重配这一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