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之需,园区建设亟待破解“四难”
永清经济开发区原为永清县台湾工业新城,是全省首批省级工业聚集区,作为北京南城的延伸带,具备承接北京产业,特别是服装加工业转移的独特区位优势。开发区地处历史上的永定河泛区,沙荒地多,人均占有耕地较多,农田基础设施落后,土地经营效益差,农民收入低。如何把区位优势利用好,把农民问题解决好,是园区开发建设中最现实的问题,具体实施中,最突出的是“四难”。
一是入园项目“征地难”。搞园区、上项目,不可避免要征占纳入园区发展规划的农村集体土地。由于缺乏相应的利益共同点,村民往往在土地征占前采取各种办法设置障碍、要求提高补偿。园区成立之初,一度因为征地难、征地慢,步履维艰,好的规划和项目难以落地。2009年实行征地区片价后,由征地补偿标准问题引发的争议大幅下降,但由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引发的纠纷相对上升。一些农民在征地前抢栽抢种、漫天要价,经常难以达成补偿协议,再加上办理征地和农地转用手续审批周期较长,一些项目要么因为征地时间过长错失良机,要么因为未批先用、边报边用等违法用地行为引发群众上访。
二是失地农民“保障难”。目前,在征地中主要实行一次性货币补偿,这一做法一时省了事,但也带来一些潜在的矛盾和问题,一些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失去了长期、稳定的经济来源。由于不善理财,甚至在一夜“暴富”后肆意挥霍,一些农民很容易在短期内将征地补偿款“花光用尽”,加之缺乏足够的技术技能,单靠社保及打工无法保证家庭的长远生计。一些农民在征地补偿款消耗殆尽后,成为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的“三无”农民。一些人在生活无着落后又以地价上涨快、征地补偿低为由,继续向开发区或用地企业索要补偿,使征地区域成为社会矛盾集中的多发领域。
三是前期开发“融资难”。建设初期,园区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既要为园区的路电水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量建设资金,又要向失地村民支付可观的土地征占费用,无论是以政府为主的模式,还是以园区及开发商为主的模式,在项目尚未到位、效益尚未产生的情况下都会面临很大的融资压力。与此同时,农民获得征地补偿款后,往往缺乏有效投资渠道,形成事实上的资金闲置,并随着时间推移和物价上涨带来资金贬值损失,难以充分发挥对农民长远生计的保障作用。园区建设资金紧张与农民补偿资金闲置并存,成为很多园区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是以城带乡“统筹难”。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路径,而现行征地模式容易使农民在园区发展中成为“失落者”,在获得征地补偿金后便与原有的土地失去关联,与园区发展失去关联。一些农民失去土地后,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被边缘化,面临“失地”又“失利”的双重失落,既无法享受土地带来的政策红利,也无法享受在原有土地上园区发展带来的红利,成为没有市民特色的“市民”和没有土地的“农民”。农民和园区在土地利益上的“此消彼长”,极易导致区内农民与园区、企业感情的“隔绝对立”,不利于园区持续发展,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由此还可能带来一些隐性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