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绿色交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智库圆桌会议在京召开
时间:2015-10-15 14:25:26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绿色交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智库圆桌会”14日在CCG北京总部举行。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化。在政府利好政策指引,以及国内稳增长压力日盛背景下,各类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正成为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要的抓手。9月中旬,为加速PPP项目落地,财政部称将进一步完善PPP法律制度和政策扶持体系,并尽快设立PPP引导基金。香港铁路公司具有30多年成熟的PPP投融资模式,可成为我国内地绿色交通与新型城镇化,以及在社会环境下建立适合的PPP模式融资手段的重要借鉴。

    港铁模式是世界公认的地铁成功运营模式,对于香港城市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香港铁路公司中国首席执行官易珉分享了香港城铁30多年的成功经验,易珉表示,“轨道交通+物业”综合开发模式,是港铁30多年所采用的成功发展模式,通过规划、建设、营运、多层次的融资,打造以人为本,以客为尊的铁路网络及社区。此外,香港铁路公司通过公私合营推进铁路及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融资模式,便于政府更加灵活运用社会资金,减轻财政压力,同时不会令铁路及轨道交通失去其公共服务特质。

    “目前港铁正在用全新的思路诠释轨道到底能给人类做什么工作。轨道交通的最高境界是让人类少出行,这和传统的理念不同。其实城镇化最终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假设你不出门就上班,不出门东西就送到你家里,这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香港铁路用轨道+物业(R+P)、轨道+社区的理念,打造了最现代化的城镇化生活。”易珉在介绍港铁成功模式时如是说。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轨道运营专委会副秘书长马子彦在圆桌会上指出,尽管现在国家PPP、BOT、BT各种模式都在尝试,但核心的模式分为两种,一个模式是事业制,政府全包全揽全额投资,现在除了港铁在国内运营的三条线之外都是这样的模式;第二种模式是企业制。地铁是社会的公共产品,具有很多对外价值,政府主导加合理的补偿,这种补偿一定要有约束机制和补偿的标准,这种模式更为合理。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元丰特别指出,应进行必要的交通需求管理,要将交通和全球应对变化联系在一起,交通排放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三大原因之一,绿色交通需要在总量控制下,有了总量控制才有碳排放交易。

    托普索公司副总裁、澳大利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刘科谈到,国内跟国外研究轨道交通一个很大的反差在于,国外主要靠建立并不断修正模型来做系统,而国内对于研究方面不够重视,建立这种大型的模型如果没有数据就无法决策,项目团队好像盲人摸象。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彼得提及,1984年开始大陆就有了深圳的第一个PPP项目,今年以来对于PPP模式推得特别多,但实际上推动不明显,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国家层面的法律来支撑保障PPP项目正常的进行。“我们国家286个城市,有40到50个城市要建轨道交通,随着时代的发展还有百万人口规模,我们应该探讨更多元化的解决方式和出行方式。”朱彼得说。

    北大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谈到,在国家十三五规划里更多的强调三规合一或者多规合一的做法。在一个城市空间里,交通导向的城市开发和发展的POD模式。轨道交通和物业、商业开发是融合到一起一体化的开发,它并不需要把整个模块分散,这是不利的。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新闻宣传处处长秦晓燕认为,港铁模式里,地铁站里所有能够辐射的土地发展权都给了地铁公司,这就是政府对地铁的投入,但这种投入是长期性的回报:把土地资产资本化。在2000年前后,英国、日本、法国、墨西哥、瑞典、香港等八个国家和城市的地铁真正盈利的只有香港。所以,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做的关于铁路投资的计划,从香港的地铁经营中可以得到很多启发。

    轨道交通是绿色交通及新型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关系着千万民众的生活质量。本次圆桌会旨在通过分析绿色交通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与发展障碍,探寻促进绿色交通发展的路径,为在未来城镇建设中科学构造快捷、便利、安全的宜居之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张志达)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