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已进入尾声,而多地曝出的宰客事件,舆情热度仍难立马消退:比如青岛“38元大虾”风波,尽管媒体曝光后,涉事大排档“善德海鲜烧烤店”如今已人去店空,当地物价部门已对其立案查处,可其负面影响很难抹掉。而据报道,日前又有网友曝,青岛某“黑餐厅”在顾客想看帝王蟹重量后直接把蟹腿都拔掉,表示称了就必须买,结果两人吃过后花了近三千。
不只是青岛,济南火车站饭馆搞价格歧视,黄焖鸡本地人25元外地人50元;丽江“酒托”打着艳遇名义坑游客,都在舆论场被打上了“宰客”标签。虽然“济南12345”官微承诺尽快调查落实,丽江多部门查处“酒托”事件,涉事酒吧遭停业整顿,但其瞬间冲击力依旧难消。
宰客事件被密集曝出,说起来,未必是长假时的“特产”(像“结账时38元一份变一只”的大排档,就被指一直都“挺黑”),但因旅游权益议题在长假节点上更受关注,且新闻“搭车”是传播常态,这类话题也会更抓眼球。饶是如此,宰客事件的恶劣程度与典型性仍不应被小觑。
从舆情看,这几起事件都激起了广泛共鸣:出门在外最怕被坑,但很多网民都反映,曾有过在外旅游被宰的经历,且被宰之后只能是将满肚子憋屈咽回去。在此背景下,这些引发全国性影响的宰客事件,想不成为公众不平情绪的宣泄口都难。
这无疑颇具警示意义:表面上看,那些宰客事件或属个案,有的也只是价格纠纷,是消费者权益与市场秩序范畴的问题,而非旅游问题。可很多时候,个案性宰客事件也能发酵成一个地方的信誉危机,因为它催生出“那地方爱坑人”的解读,进而引发公众对“某地游”的用脚投票式抵制。要知道,尽管一个地方的旅游市场极为繁复,但在公众眼里,这就是以地域为单元的旅游品牌,所以一起宰客丑闻,也可能影响到整个地方的旅游形象。
而在当下,很多地方都喊出了“打造旅游城市(或品牌)”的口号,在旅游环境营造的硬件供给应对上,也做得相对到位,可对这种宰客事件却似乎不够上心,至少未将其纳入“改善旅游环境”的视野下去审视。遇到这类事件,也只是事后性惩治,而这很难弥补其带来的“恶口碑”。相较之下,国外旅游城市基本上罕有宰客事件发生,就是因为,其城市治理已将商品服务质量视作旅游生态培育的一部分。
在这方面,三亚方面的“知耻后勇”,或许不乏参考意义:2012年宰客事件影响尤为恶劣,它也让这座久负盛名的海滨景点旅游形象由白转黑,之后三亚市政府以此为教训刮骨疗毒、发力整顿,如今宰客丑闻也渐渐鲜见。
说到底,宰客频发是旅游生态不成熟、旅游市场“段位Low”的体现。可旅游市场偏是个“口碑传播”最明显的地儿,有些游客在被坑后,受限于“经不起耗”等因素或许不会选择旅游维权,但“发帖曝”或差评,仍极具杀伤力。
在此语境中,作为地方政府也该有的放矢,要提升旅游市场的段位,并把商品服务视作其重要一环。这就要求其面对宰客之类的价格纠纷,不能止于某种事后溯责的常态做法,而应该更具针对性:比如像三亚那样,要加强日常监管,并对投诉多的领域和突出问题“重点关照”,在旅游旺季严管专项行动;还要着力解决游客旅游维权难的问题,建立反应更快捷的投诉反馈机制,应建立“旅游—工商—公安”等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联动整治,实现问题明了纠纷的“快速结案”。
本质上,有无宰客事件,并能否对其实现有效防治,是窥见一个地方旅游市场段位高低的镜子。对那些打造旅游品牌的地方而言,在此问题上凸显善治功力的重要性,不亚于在“硬件”上花工夫。毕竟,一次宰客丑闻,可能让再多旅游宣传都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