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4年中,周越梁(音)在长沙雇了15名大四毕业生。周的公司主要从事高产稻米种子的研发和销售。他们正在十多个国家试种这种稻米。尽管前景看好,中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也屡创新高,周却发现很难吸引并留住这些新人,“大多数农学专业的学生来自农村。父母将其送入大学,希望他们能离开黄土地。”
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已创下纪录,几乎相当于澳大利亚1/3的人口。鉴于就业岗位的压力巨大,有人担心随着经济增长放缓,2015年毕业生将更难以找到工作。
许多公司减少了招聘毕业生的数量。但在长沙,这似乎不是问题。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说:“我是在校园招聘会上找到工作的。由于专业是金融,比较好找。我的同学也都找到了。”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一代年轻中国就业人群关注的重点已发生改变。如今他们更加重视就业满足感,而非岗位安全感。
一名刘姓毕业生正在寻找新工作,他在目前的岗位上只干了2个月。刘说:“时间过得飞快,你必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果一直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生活就失去了意义。”即使那些在受到全球经济放缓影响的行业找工作的人也不急于接受第一个机会。李燕龙(音)是采矿专业毕业生,他拒绝了第一份工作,直到6个月后才找到别的。
由于关心的重点和预期发生改变,年轻的中国劳动人群与雇主之间如今产生了代际冲突。周先生抱怨称,大学并没赋予毕业生实用技能,且新一代劳动者缺乏方向感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