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育发展中心镇基础上,完成由“镇”到“城”的历史性跨越,已成为新型城市化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
胶州市李哥庄镇,上世纪 90年代即成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近年在青岛“将17个重点镇建成小城市”部署中,李哥庄不仅位列其中,而且在去年 17镇考评中高居榜首。显然,作为全省最发达地区的最强镇,李哥庄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以及当前面临的制约“瓶颈”,足可为全省相关探索提供借鉴样本。
采访中记者得出结论,李哥庄最重要的启示在于:要真正完成由“镇”到“城”的转变,必须跳出“镇是行政区划中的基层单位”这一行政定位,而还原“镇是市场经济规律下的工业化、城市化并行的基本载体”这一经济属性,即:世上本无所谓“镇”、“城”的绝对界限,更无需计较镇、城的“级别”之分,“镇”做大做强了,也就成了“城”。
产业发展了,“镇”就能自然走向“城”
初到李哥庄镇,最直接的体会是:传统“镇”的概念被颠覆了。
首先说经济实力,2010 年上半年,李哥庄镇产值 31.8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7000万,居胶州市之首。说是“镇”,其实省内有的县级市“城”也望尘莫及。
再讲人口构成,这个9 万多人的镇,已有企业及个体工商户4500 余家,全镇农村劳动力 95% 已转移到二三产业上来。“非农业人口”的高占比,显然也与传统的“镇”格格不入。
“工业发展起来了,‘镇’就自然会走向‘城’。”镇党委书记李书献这样总结。
的确,李哥庄的城市化发展,固然与市里长期的扶持密不可分,但工业化才是关键因素:自1980年代中期,李哥庄即借“一村一品”模式起家,逐渐成为制帽、建材等多项产业聚集的工业强镇。单以制帽业为例,全镇企业200多家,年生产帽子12万顶,GDP 占了全镇总量的40%。近两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李哥庄借机引进铁马机械、奥德圣啤酒设备等高端制造企业,全镇产业又上了新层次。
工业的发展必然地带来了城市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村民们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主动向镇中心转移,使“镇”变“城”有了人口依托。
近年来,李哥庄镇合村并点工作做得格外顺利:截至 2009年底,镇驻地规划范围内19个村,已改造了17 个,当前,这个总人口9万人的镇,6万人聚集在镇驻地。近年来的房地产的火爆为此提供了注脚:李哥庄镇这个弹丸之地,有11家房地产公司,镇驻地先后建成商住小区20 个,迄今开发并销售的楼宅达2万套。
而人口的聚集又随之改写了镇驻地的面貌:当前,镇驻地已实现了医、商、文、教、水、热、气、电视、网络、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全覆盖。镇驻地已建成多条商业街,“利客来”李哥庄超市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近3 年,他们的年客流量增幅都在 30% ,与城里的超市比并不逊色。
在李哥庄,记者有个有趣的发现,这里的农民所谓的“进城”,不再特指到县城或更大的城市,也包括了在镇驻地做工、居住。距镇驻地10 公里的高家村,村办企业很兴旺。在该村做“三支一扶”的大学生赵世超告诉记者,该村年轻人普遍想法是在镇驻地买房,且有10个年轻人已这样做了可见,在村民心目中,只要具备了城市的要素,“镇”也就自然变成了“城”。
作为全省经济最发达的青岛市的最先进镇,李哥庄由“镇”到“城”的演化路径,无疑为全省正在进行的由“镇”到“城”提供了一条基本规律:工业化的迅猛发展,正改写着传统的“镇”的内涵。“镇”只要得到发展机遇,发展成为“城”甚至都市也未尝不可。从这个角度来讲,当前提出实现由“镇”到“城”的转变,可谓顺应了发展要求。
单凭产业发展,“镇”还是成不了“城”
得益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李哥庄城市化前景一片大好。但李书献却一点儿也不轻松:单凭产业推动,“ 镇”还是成不了“城”。
这是因为,由“镇”到“城”,虽则骨子里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在行政色彩仍很浓厚的现阶段,管理体制的跟进与配套同样关键。当前,“镇是行政区划中的基层单位”这一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传统定位,正成为“镇”向“城”跨越的最大制约。
像李哥庄这样的强镇,经济规模、建设水平都不亚于中西部县级城市,但在体制上却是最低层次的乡镇管理格局,“事权、财权、人权”都很小,这种“小马拉大车”的情况,使“镇”一方面具备了城之“表”,却缺少城之“里”。
如户籍制度。李哥庄镇驻地的星城小区,一期工程 608套住房已全部售出。其中近 60% 被东北籍和河北、甘肃等省外来的人口买去,15% 购房者为省内外市人,但这些人即使已经落户,其户籍的获取仍遥遥无期。因为镇级权限太少、太小导致的落户标准过高、过硬、过多,对已长期在该镇工作生活的外来人口工商登记、子女上学等都带来诸多压力和障碍,严重制约了城镇人气商气的快速聚集。
依照规划,李哥庄镇今后几年将依托近邻青岛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优势条件,做其“ 生活后院”,规划在 2016年将镇驻地人口发展到10万人。而户籍这一条,就为规划蒙上了阴影。
再如城市建设的财力:当前由“镇”转“城”,无论学校、医院、文化娱乐场所及污水处理等都要搞大的建设,资金压力巨大。虽然市里为支持重点镇建设,采取了基础设施配套费全额返还、土地净收益倾斜分配等政策,但建设城市靠外来的扶持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较上级政府投资金而言,更重要的是投放政策,真正赋予“城”的管理权限,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其自身的活力。
结论很明显:由“镇”转“城”,当前最重要的是淡化其行政定位,将“镇”从“最低行政单位”这一定位中解放出来,根据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实事求是地赋于其应有的管理权和执法权限,以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早日看到化“镇”为“城”在全省的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