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乡村留守儿童的发展应靠谁支持?
时间:2015-07-23 11:54:10  来源:红网  作者:林志干 

    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于2015年7月1日至2015年7月11日期间,对全国23个省的100多所乡村幼儿园进行问卷调查,7月17日发布的《乡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发展支持调研报告》显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对乡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发展支持情况较差,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地没有政府、村民委员会、社会组织、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特别的支持和帮助。(7月22日《中国青年报》)
  
  留守儿童群体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在一些偏远乡村,父母两人外出打工,孩子留给老人看管,没有老人的就让大孩子带小孩子生活。由此,诸多的乡村留守儿童因无人照看,出现身体发育不良、性格特征怪异、心理出现异常等现象,有些甚至因无人管教而走上犯罪道路,有的因生活拮据和受歧视而集体服毒自杀。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悲剧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给社会为留守儿童的救助服务和发展支持敲响了警钟。
  
  我国留守儿童群体的数量是巨大的。虽然目前尚无官方明确统计数据,而媒体引用的最多是2013年全国妇联在发布的有关留守儿童报告中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6万人,其中14岁以下的有4000万。在如此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面前,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切实承担起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和服务的重任。而实际上,这些年来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极小的。正如《调查报告》所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者没表示所在地政府没有提供相应的志愿服务。
  
  由于对留守儿童的服务和帮助不到位,致使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二是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担忧。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三是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近年来,留守儿童自杀、溺水死亡等事件频发,更是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留守儿童群体存在如此之多的社会问题,如果不及时调整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不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对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服务,势必会引发更多留守儿童的悲剧。
  
  让每个留守儿童都能够享受到家庭的温暖,这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致力的目标。为此,国家曾经出台系列保护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法律法规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政策文件;各级妇联组织实施了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启动了“拥抱亲情”关爱等工程。这些国家政策规定和实施的救助性保护“工程”,对留守儿童救助机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实际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对群体庞大的留守儿童来说,空有同情之心,而无实际性行动,仅靠几张标语的宣传,发动几次社会志愿活动,组织群众捐助一些衣物,只能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满足对留守儿童教育及生活服务的根本需求。
  
  如果说,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附带伤害,对个体而言,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迫不得已;那么,对乡村留守儿童的保护,避免留守儿童成为“事实孤儿”、流浪儿童,应该是社会保障的底线。笔者分析认为,造成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根源问题主要是地方各种制度壁垒限制所致,一方面是父母外出打工,受户籍落地制度限制,无法让儿童跟随父母在所在地正常入学入托,享受不到同等教育权利;另一方面是户籍所在地因经济基础较差,教育水平得不到改善,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得不到保障,父母既带不走又难放下孩子,但为了生活需要只能忍痛割爱将孩子丢给老人看管。因此,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政府应致力于打破地方制度设置的诸多壁垒,让儿童能跟随在父母的身边,在哪上学都不应成为问题,都能享受同等的教育权利,这才是解决留守儿童最根本的问题。政府组织再多的志愿服务,只能是对极少数迫不得矣的留守儿童,而不是一个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是关系家庭和睦、社会稳定、民族发展的大事。为此,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决不能只停留在呼吁层面上,关心留守儿童重在拿出实际行动。一方面要坚决打破地方制度设置的壁垒,让每个孩子都能任性地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速提高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多创造就业岗位,让农村群众就近务工,从而减少留守儿童。唯此,留守儿童问题就能得到解决,留守儿童的悲剧故事才能不再重演。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