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网络“热点事件”,一般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种种事件,大多带有网上炒作的痕迹,有些事件并不“热”,但由于网络具有传播快、信息量大、受众多等特点,所以一经网络传播,本来不“热”的事件很容易被迅速炒热。一旦炒热,就会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些事件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有关百姓民生的事件。食品安全、医疗改革、教育改革、金融政策、房价油价、股市波动、改造搬迁、社会分配等事关衣食住行方面的民生问题,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牵动广大网民的心。如网上曾经热议的“陕西神木县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汉中洋县杀狗2万余只”,以及今年的“山西疫苗事件”等,都是网民十分关注的民生问题。二是有关政府官员问题的事件。主要涉及公信力和廉政勤政问题,如“华南虎照事件”折射某些政府公务人员诚信缺失;“翁安事件”、“南京周久耕天价香烟案”、某地“干部公款接待洗浴清单案”等,反映了腐败问题或不正之风。三是有关国家利益问题。如2008年“家乐福事件”、“奥运会圣火全球传递受干扰事件”、“钓鱼岛事件”、“法国总统萨科奇会见达赖”等,都引起网民的大规模抗议浪潮。四是有关伦理道德问题。如“高跟鞋虐猫事件”、“5.12”汶川地震中丢弃学生独自逃生的“范跑跑”等。四是有关灾害安全问题。曾经发生的“胶济铁路火车脱轨相撞事件”、 “甲型H1N1流感疫情”、“山西矿难”、西南大旱、南方洪水等,都成为网民十分关注的“热点事件”。五是有关公众人物的事件。如某人“代言门事件”、某人“捐款门事件”、某人“醉酒主持事件”、某人“扔鞋事件”、甚至某人婚恋“最新动态”等,都属于公众人物的热点新闻,很容易在网上炸开了锅。
从各种类型的网络“热点事件”比较来看,每一个“热点事件”都有它“热”的理由,甚至会引出一连串“热”。分析它们“热”的原因,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因素。
1. 公众心理。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网民已超过4.2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矛盾凸显,部分网民对公平正义的强烈期待与诉求很容易演化成借助网络发泄不满情绪,并借助网络探求真相,再加上围观者跟风响应,所以“热点事件”很容易形成燎原之势。而且网民匿名参与,大家彼此不知身份,一旦有感兴趣的事情就会群起而论之,在短短的时间内,便迅速扩散、放大。尤其对涉官、涉政事件,网民会穷追不舍,往往出现事件不追查清楚,相关官员不撤职、不查办就绝不罢手的舆论氛围。
2. 传播路径多样化。在互联网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形成的新型媒体场中,产生舆论的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新的舆论场正在形成。以往网上舆论依赖传统媒体而形成的局面,现在已发展成网上舆论也可以先生成,反过来再影响传统媒体,从而形成两者互动的局面。
从信息发布的形式与途径进行划分,舆论场形成了官方和民间两个发源地。一是由各级党委、政府通过权威发布和解读等方式,自上而下主动释放信息而形成的“官方网络舆论场”。比如对地震等大型自然灾害的报道,官方首先拥有较多的报道渠道和资源,其中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是信息的主要来源,网络等新媒体只是传播载体。二是依靠网民自下而上的发帖、灌水、加精置顶而形成的“民间网络舆论场”。网民和论坛版主、博主是这种传播模式的主体。目前这两个舆论场交互作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 热点舆情形成过程中的推动者。在“热点事件”传播过程中,背后的推动者既有个体,也有团体。这些推动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以网民身份出现的专家。因为网络有较好的隐蔽性,所以在现实中不敢自由发言的专家可以在网络中畅所欲言,一吐为快。二是公民记者和民间“意见领袖”。随着我国公民民主、法制意识的健全,不少喜欢上网的网民很快成熟起来,成为网络观察员和网络“领袖”,他们一旦捕捉到敏感信息,就迅速行动起来,许多“热点事件”的传播都充分显示了他们的能量“神通广大”。三是传统媒体,他们往往会对网络热点进行深入采访报道,将问题讨论引向深入。
随着互联网普及速度的加快和网民的迅速增加,网络“热点事件”必将日益增多,其社会影响也会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社会现实,对其进行积极、正确、及时、权威的引导。古有“大禹治水,重疏不宜堵”的例子,今天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管理部门不能听之任之,特别是对那些有害网络信息更不能任其泛滥,同时也不能良莠不分,简单地一堵了之,而必须本着趋利避害、发扬民主、促进和谐、弘扬先进文化的原则,对其进行高效的管理、积极的引导。
在网络“热点事件”的处置过程中,首先要对网民表现出的各种情绪与心理加以研判区分,仔细揣摩,审慎对待,这是舆论引导的前提与基础。对于网民善意的提醒、有根据的举报、理性的建议要给予充分的尊重,推动有关司法、纪检、监察部门对网民的疑问给予积极回应,用网络舆论监督推动社会监督。对网民一般性情绪发泄的言论,表达对具体事件的不满,要给予一定的发言空间,让网络充分发挥社会“减压阀”的作用。
针对个别网站借网民之名,打着正义的旗号,利用某些事件,造谣生事,煽动网民,发布攻击党和国家制度的信息和言论,还有某些网站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随意散布黄赌毒信息,或者发布不良智力游戏,侵蚀人们的心灵,特别是诱惑和拉拢未成年人的行为,国家相关部门就要大胆果断地加以封堵、删除,及时切断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的联系,依法进行追究和行业监管,并综合运用正面宣传、新闻发布、舆论引导、行业评议等多种手段和协同配合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传统权威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等,在报道“热点事件”之前,一定要敏锐地展开思考,努力鉴别事件是否应该报道以及选择什么角度和方向,而不能被事件牵着走,更不能与网络一起走向盲目和极端。对于一些重大的“热点事件”,传统权威媒体必须肩负政治使命,发挥喉舌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舆论,防止恶性事件发生。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