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交通技师学院94名学生经历了一场特别而温馨的毕业典礼。院长杨经元亲自为每个人戴上“巧匠冠”,颁发“技位证书”。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不仅有了专属的学位服——“匠士服”,还有了与学位证相对应的“技位证”。(7月13日《中国青年报》)
云南交通技师学院院长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此举源于“职业教育至今没有让毕业生获得肯定的评价体系,学生走上社会抬不起头来。”然而,云南交通技师学院这么做,毕业生将来走上社会能否真正“抬头挺胸”,恐怕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社会上有没有地位,能不能抬头挺胸做人,究其原因比较复杂。既有社会上的偏见,也有学生自身不够自信。
消除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云南技师学院自己设计的“匠士服”、“巧匠冠”,自己颁发的“技位证书”显然不能解决问题。毕业典礼的“匠士服”、“巧匠冠”,总不能天天穿在身上、戴在头上。学生毕业走上社会之后,还得穿上企业的工作服;至于学校颁发的“技位证书”,更不能天天贴在脸上。退一步说,即便是可以穿着“匠士服”、戴着“巧匠冠”,怀揣着学校颁发的“技位证书”去上班,恐怕也不能真正赢得老板的器重、他人的赞赏。原因很简单,一个人走上工作岗位,用人单位主要还是看他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水平,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东西不过是一块“敲门砖”而已。
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自信,也不是“匠士服”、“巧匠冠”、“技位证书”几样东西所能解决的。虽然云南技师学院声称“匠士”队伍培养目标是:德育上重养成、技能上有高度、知识上有广度、发展上有维度。但给学生颁发“技位证书”终究只是该院的“独创”,并非全国通用,更非国际通行。学生毕业后,无论是求职,还是将来职称晋升,“技位证书”都不能获得社会承认。说得直白一点,该院发的“技位证书”就是废纸一张。
事实上,云南技师学院给学生发“技位证书”的做法并不新鲜。去年,湖北某高职院校就曾经向毕业生授予“工士学位”。后来,有记者向教育部求证,得到的答复是:我国学位序列中还没有“工士”学位。可见,无论是湖北这所高职院校给毕业生颁发的“工士”,还是云南技师学院给学生发的“技位证书”,都只是一个校内称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位证书。
湖北、云南两家职业院校的探索,反映出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无学位这一现实。我国现行的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与国外的学位基本对应,但缺少副学士学位。
据报道,我国1200所普通高等院校将有一半左右转向职业教育。随着职业院校的增加,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学位问题,是一个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唯有全国一盘棋,让职业院校学生拿到国家颁发的通用证书,才能真正获得用人单位的承认,让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有底气。
去年,国家教育部发言人曾表示,教育部正在加快推进“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既然教育部在推进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我们还是希望这一制度能够早日出台,省得各地职业院校自己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