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两个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安徽自去年底以来的一系列动作引起全国关注,户籍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产城一体化试点等相继启动。记者昨从省发改委获悉,今年我省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缩小常住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同时,通过PPP等模式探索基础建设投融资新路径也将是今年的重点。
“十三五”我省城镇化率将破50%
去年底,我省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两个试点省之一,说明自2012年底以来安徽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和探索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今年2月,我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正式印发实施,要求到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0%左右;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力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5%,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全省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
随后,《安徽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正式出台,明确了“153”行动方向,即实行户籍制度改革,解决进城农民的劳有所得、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五个问题,落实进城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三项权利。
我省编制了城市群城镇体系规划,推广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芜湖模式”;产城融合升级,积极推进34家开发区产城一体化试点,推进智慧城市、人文城市、海绵城市、绿色城市、低碳城市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同时,选择合肥等8个城市开展省级“多规合一”试点,选定亳州古井镇等4镇开展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
据介绍,我省预计“十三五”期间城镇化率将突破50%,开始进入初级城市型社会,全面参与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建设。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加快合肥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将芜马、安池铜培育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城市组群,支持蚌淮(南)、宿淮(北)一体化。
PPP等多元化投融资路径显现
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机制创新,到城市基础建设探索新模式,都离不开金融支持。今年,我省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将着重探索投融资的新路径。
我省早已明确,明年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加大对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公私合作)等方式,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在有条件地区推广芜湖住房金融公司运作经验,探索设立国家明确的住房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我省将会同国开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编制《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试点融资规划》,积极探索基础设施特许经营、PPP、新型城镇化基金等多元化城镇化投融资路径。
同时,今年我省将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建立信息报送系统,围绕“加快人口进城”等目标,制定各城市的试点实施方案,力争对我省有利的试点政策和项目,并及时深入调查总结金寨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城乡统筹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