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陈旧的老房子,住进环境宜人的现代小区,坐享完善齐全的配套设施,还能在城里拥有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晚上在热闹的文化广场锻炼身体……
这样的新型城镇化美妙图景,无疑是打动人心的,而这一切,嘉兴在尽力绘制。目前,《嘉兴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2015-2017)》(以下简称《方案》)已经出炉,我市正努力以试点城市为契机,努力打造国家级城乡统筹的示范区和新型城镇化的样板区。
嘉兴的目标是什么?
工作方案已出炉
在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中,嘉兴路子一直备受关注。今年2月4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公布,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嘉兴作为全省唯一开展试点的地级市名列其中。
国家级试点“试”什么、怎么“试”?翻开嘉兴的《方案》,答案跃然纸上,嘉兴正在积极破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方案》围绕着建设‘两美嘉兴’、打造江南水乡典范的目标要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优化产业、空间与社会组织结构为关键,以建立‘多规合一’与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完善农村产权与行政审批制度、加快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重点,探索走出一条发展结构新、产权制度新、公共服务新、要素支撑新和标准体系新的嘉兴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那么,嘉兴的目标又是什么呢?《方案》中的两组数据彰显了未来几年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将更加明显:
到2017年,城镇化率由2014年的59.2%提高到65%,社会养老、医疗保障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基本形成空间布局科学合理、产城融合转型提升、基础设施配套衔接、公共服务城乡均等、社会保障城乡覆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生活富裕和谐的嘉兴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局面。
到2020年,城镇化率在70%以上,新型城镇化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城乡一体化发展长效机制全面建立,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完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多规合一”与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的嘉兴模式基本成型,成为国家级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和新型城镇化的样板区。
新型城镇化带来什么?
“从镇到城”的跨越样本
很多人不禁要问,走新型城镇化之路到底能给老百姓带来些什么?
“七星撤镇建街道啦,我们家不在‘乡下头’了。”上个月,住在七星湘湖社区的居民老王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原来,上个月6日,七星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原先的七星镇建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南湖区七星街道正式挂牌成立,这意味着从此将代之以街道的模式来对辖区进行管理。
事实上,作为湘家荡区域的重要部分,七星正一步步经历着“从镇到城”的跨越,当地居民的生活渐渐与城市居民同步,而这正是与新型城镇化探索紧密相连的。
“几年前,我们通过‘两分两换’住进了社区,就跟城市里的居民一样生活。”老王告诉记者,住进社区后,起初不少人有所担忧,不过,新的生活很快让他们告别了那丝丝乡愁,用上了哗哗的自来水,坐上了开往市区的公交车,要看病家门口就有社区医疗中心,“可以说,生活配套设施很齐全,我们生活得很惬意,也比以前幸福了。”
同时,数据显示,七星当地初步形成了新型市镇区、生活配套区、休闲度假区、服务业融合发展区等城市区域发展格局。“去年,我们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48.75亿元,财政总收入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万多元,七星当地已有95%的居民入住了新型的城市社区,各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七星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七星当地的城镇化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还将跟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步伐不断推进。
七星样本,是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一隅,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43个建制镇、31个街道,全市的城镇化率已接近60%,快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全市农民转移就业率达89.6%,统筹城乡发展水平位列全省第一,是全国城乡差别最小的地级市之一。
嘉兴的行动是什么?
建立健全多种体制机制
伴随着日益加快的城镇化建设步伐,嘉兴向着“新型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产城融合发展创新动力更足、城镇化推进机制更加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更广、城乡一体化发展迈向更高阶段”的目标迈进,任务也显得更加艰巨。
为此,《方案》提出了建立健全全市域统筹规划建设体制机制、产业优化发展体制机制、“就地”城镇化体制机制、新型城镇化资金筹措使用体制机制、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等几大重要体制机制。
其中,“规划”内容是《方案》中首要提及的。目前,我市正在创新规划编制管理,牵头深化“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试点工作,将多种规划全面融合,并且走在了全国前列。
“当前,我们要以实施‘多规合一’为突破口,努力建立健全全市域统筹规划建设体制机制。”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方案》,到2017年,我市“多规合一”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将基本形成,“1640”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空间布局结构更加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和中小城市、小城镇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眼下,人们常常会被各种规划“搞晕”,尤其当飞快的城市建设脚步迈向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区域,企业生产与居民生活之间似乎免不了产生冲突。为此,实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就是要形成包括基本农田保护边界、生态控制线边界、城市开发边界、产业区块控制线等“多规合一”控制线管控图,统筹城乡资源保护利用。
见到理想中的美好图景
还得跨越哪些栏杆?
固然,美好的城镇化生活值得每一个人期待,而理想中的城镇化图景应该是不仅能让农民进得了城,还要能让农民留得下来,并且能够让进城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显然,在“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的探索过程中,还有很多栏杆需要我们去跨越。采访中,几位身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市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大桥镇党委书记姜卫东: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打破以往开发区概念,开发的地方越来越富了,不开发的地方发展停滞不前,不开也不发。其中,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市政协委员、嘉兴市潜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福良:我最关注的就是,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是否跟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步伐一起上升了?现阶段,我们要破解新型城乡居民的住房、医疗、教育、户籍制度等多个难题。
海盐澉浦镇澉东村村民徐瑞章: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我发现家周边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一点不比城里差,而我认为所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吸收失地农民,能给我们多提供一些保障,这样生活无疑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