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广西南宁举办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培训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出席培训班座谈会时指出,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争取把70%左右的雨水在当地积蓄、渗透。“达不到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不是一个现代的城市,也不是一个宜居的城市。”这无疑给城市建设提出新的衡量标准。
所谓建设“海绵城市”,是让城市像海绵那样,具有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事实上,今年4月底,我国就启动了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财政部、水利部等确定,未来3年,常德、南宁等16个城市作为首批试点城市,因地制宜探索海绵城市建设,全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
此举主要是应对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自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粗放型的城市开发建设增加了城市硬化地面的面积,破坏了城市的水文条件,造成城市生态系统的紊乱,导致河流湖泊绿地等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
另外,道路进行硬化后都是通过管道进行排洪、泄水,大暴雨来临时会带来强大冲击负荷,传统的排水泄洪系统难以承受,容易出现管网阻塞情况。以我国北方城市为例,在城市开发建设后,仅有20%-30%的雨水渗入地下,70%-80%的雨水则在短时间内形成径流,经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集中快速排放,排水系统往往会不堪重负发生内涝,大量雨水得不到利用。因而,“逢雨必涝,雨停即旱”几乎成很多城市的“夏季综合症”。每到夏季暴雨高发期,北京、杭州、广州、武汉等城市,往往会出现“城市看海”的内涝景象。除此之外,热岛效应、地下水枯竭、水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伴随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城市化进程,更危及到居民的生活品质。
而建设“海绵城市”是对“以排为主”的传统水资源管理理念的突破,是防止城市内涝的生态治水方式。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说,不应该把雨水看做负担,应该把这当成一种宝贵的资源。城市建设要从破坏生态转向恢复生态,这是城市建设的根本。在行为方式上要转变,从原来的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雨水当地收集、当地渗透,少形成径流;从原来的单一途径转向多途径,利用好河湖蓄水、马路渗水等多种方式。“要千方百计把雨水留下,借鉴国内外经验,敢于发明,敢于创造,因地制宜利用好自然恢复、人工工程等办法留住雨水。”
建设“海绵城市”意味着,打破由钢筋水泥硬化的城市“铁壳”,使之逐渐变得可以自由呼吸。为作为排水防涝的“动脉”——城市下水道释放压力,打通地面土壤、植草沟、下沉式绿地等“毛细血管”,吸收城市多余的水资源。同时,依靠灌渠、泵站的“灰色”排放方式,将由可循环的绿色排水方式所替代。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黄俊说,要建设好海绵城市,就要求城市建设者在城市建设、开发过程中,不能改变现有的径流系数,不影响原有的生态环境,让自然的湿地、公园、蓄水池等装置像海绵一样吸收降雨,并通过净化装置让其重新利用起来。
城市是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城市的健康和发展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尽管规模化的建设和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海绵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它不仅是立足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建设,更是将在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上发挥重要作用。“海绵城市”建成后,可以实现水资源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将大幅降低水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并且,“海绵城市”良好的排水防涝功能,还能极大地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
“海绵城市”的建设,它不仅是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重建,更是一种健康的城市生态循环的构建,这无论是对于城市的发展,还是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都将释放出可观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