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网讯 近日,城市化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张颐武撰文指出,“价值观就在你我身边”。张颐武称,共同的价值观能起到形塑社会的作用。这些价值为社会所迫切需要,既是现实存在的美德和日常规范,又是社会所追求的理想和更高境界。今天,中国的发展已让世界瞩目,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在这个时候,更需要核心价值的滋养,让社会得以凝聚和向上提升。
张颐武认为,核心价值并非抽象玄虚的空中楼阁,也非高蹈深奥的学理探讨,它其实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的美德,是一般公众都通晓理解的生活准则和价值观念。或者说,它就是诸多正常美好事物的概括与总结。这些价值都是人们共同认同的,它的含义当然是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的课题,但更是普通人所体认的那些平凡而具体的善意和美好。做个善良、有责任心的好人往往并不需要复杂的伦理学的探讨,而是在生活中做出的具体的、生动的选择。
践行这些价值观,往往也不一定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变成万人瞩目的模范,而是在普普通通的生活中做好自己,履行责任、付出努力。人们在平凡生活中,对于美德和共同价值的追求、对英雄行为和奉献精神的学习,才构成一个美好的社会。市场经济依靠法律和契约来运行,但人类总有一种更伟大的精神超越于此,构成更高的境界。没有法律和契约、一味依赖道德劝诫的社会,当然会有严重问题,但仅仅有法律和契约,也并不足够支撑一个社会前行。从许许多多道德模范所作出的平凡而伟大的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中国普通人仍然有着一种真正的美好的力量。这说明,我们内心中除了欲望之外,其实还有一种超越的力量,一种善良的情怀。
张颐武说,有些人对于今天的道德状况做出了非常低的判断,认为这个社会除了欲望和金钱之外就一无所有了。这些思考和观察基于一定的社会现象得出,但我们也可以找到许多反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个人自己做出选择时,他可能会展现一种人性的光辉。正像生活贫穷的人当中会有许许多多有道德的和崇高的人一样,生活比较富裕的人也未必是道德卑下的。贫穷的社会有崇高的精神,富裕的社会也会有这样的精神。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即使一些人难以践行美德,但他们在谈论社会风气时,也常常对媒体中报道的坏现象感到激愤。这说明人人皆有向善之心,只要社会形成更好的风气,践行美好行为的人越多,不良现象就越没有市场。
这些选择,一方面是现代社会生活所倡导的美德;另一方面,传统美德在今日的全球化时代,也仍然是社会所需要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结晶出了自己的美好价值观,也提出了亘古不变的人文理想,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沉淀了丰富的智慧。像“爱国”这样的观念,既是贯穿传统中华文化的精神,也为现代社会所需;像关于廉洁自律的大量经验和论述、关于“诚信”所流传的美德,在市场经济和法治条件下,都有重要意义和巨大价值。这些德与善,都曾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弘扬这些优秀传统,让普通人通过具体而微的生动阐释理解传统精神的要义,正是对核心价值的关键支撑。
最后,张颐武总结道,“尊其所闻则高明,行其所知则光大。”让普通人从实际中受到核心价值的启发,并将之体现在自己的生活里,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探讨和思考,更呼唤共同的参与和践行。以更生动的形式、更具体的方式把价值观传播给公众,在法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美德和伦理的教育,重视人格养成、营造良好风气,才能让千千万万“沉默的大多数”感受到核心价值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