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跟各国学城市抗内涝
时间:2015-05-25 22:21:55  来源:晶报  作者:徐丹 

    从“5·20”到“5·23”,深圳四天两发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交警在水中指挥、隧道拖车,水务抢险队在奔波排险,市三防办的皮划艇已上街……网友则在全城接力。除了晒图示警、转发气象交警等部门的官方版积水堵路等信息外,网友还纷纷发帖调侃:“欢迎到布吉来看海”、“原关外地段处处海景房”、“豪宅车位弱爆了,你家有船位皮划艇摩托艇位吗”……

    事实上,深圳对“龙舟水”严阵以待,自去年起就治理了约200个内涝点,但“暴雨比涝”仍然考验着一个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执行力。在城市抗内涝方面,欧美各国的制度先行、利益驱动和创意设计,值得借鉴。

    法国文豪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因为城市的排水系统,市民大众生活中一般看不到,却一定会切身体会到。如何让“城市的良心”大大的好?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法治城市的制度保障问题。比如,为了从源头上降低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德国早在上世纪就立法、制定“排水沟国标”、建设规划导则等,规定建筑设计、业主必须保证雨水下渗用地,以便城市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尽可能地减少公共区域建筑底层积水内涝的危险。雨水下渗用地主要包括绿地植被、水池排水沟、湿地、透水砖等,如果业主有钱就是任性,不肯使用透水材料以至于影响周边地面的雨水渗透、回收、再利用,那就交“雨水费”吧,即按不透水地面的面积征收城市排水管道使用费。

    日本作为水资源缺乏的岛国,对于雨水的回收再利用可谓“不差钱”。比如日本规定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水就地下渗设施,特别是操场、公园、绿地、高楼架空层;运动场、停车场、市民公共休闲空间、广场等必须铺设透水路面,以便于城市雨水调节池蓄水再利用,用于城市景观等非饮用水系统。为此,日本实行“雨水利用补助金”制度,比如水池每立方米补贴40-120美元,用于安装雨水净化器的设备采购。这就如同国内首批“海绵城市”试点的每年几个亿专款专用,补贴能将水泥城市转化为屋顶绿地锁水、小区植被渗水“大海绵”的项目……

    当然,对雨水利用的制度管理和利益驱动到底都是B2B的事儿,对于普通市民未免有些遥远。从美国到中国,急速扩张的城市化进程中旧有排水管网跟不上发展的速度也是常事,面对暴雨内涝,大众最急需掌握的还是避险资讯和自救常识。比如,暴雨中别轻易进隧道,因为你不知道隧道积水有多深;积水中被困车内别恐慌,水位过车门时才是绝地翻身脱困的好时机;暴雨中被困建筑里,不走电梯是常识;路上积水尽量别蹚水,特别是路边有老旧变电箱时;山边水边有暗流,看似浅滩也能把人绊倒……毕竟,被动等救援不如主动避险,防患于未然。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